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部首 水

部外 3

總筆畫 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CBD

左右結構

44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vyy

eshi

vysa

37120

部首 水 部外 3總筆劃 6

擴展A 3CBD筆順 441534

㲽 基本解釋

● 㲽


  1. 同「涊」。

● 㲽


  1. 古壯字。同「抻」。

英語 name of a river in today's southwest of Shanxi Province, the wet things attach or stick up to each other, dirty and muddy

【漢典】
【巳集上】【水】 㲽·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㲽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㲽·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𠀤乃見切,音睍。【說文】水也。出上黨。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尸羊切,𠀤音商。水名。

又【集韻】爾軫切,音忍。沴㲽,濕相著也。

【漢典】
【卷十一】【水】

㲽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也。从水刃聲。乃見切

《說文解字注》

(㲽)㲽水也。集韵、類篇引說文有出上黨三字。又沴㲽與淟涊同。沴涊、溼相箸也。亦垢濁也。从水。刃聲。乃見切。古音在十二部。

【漢典】

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㲽」曾177 「㲽」說文‧水部 「㲽」
「㲽」郭.成.35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廿(nian4)
    2. 艌(nian4)
    3. 唸(nian4)
    4. 悥(nian4)
    5. 䧔(nian4)
    6. 念(nian4)
    7. 姩(nian4)
    8. 埝(nian4)
    9. 卄(nian4)
    10. 㜣(nian4)
    11. 惗(nian4)
    12. 稔(ren3)
    13. 䏕(ren3)
    14. 綛(ren3)
    15. 䏰(ren3)
    16. 栠(ren3)
    17. 荏(ren3)
    18. 㣼(ren3)
    19. 秹(ren3)
    20. 栣(ren3)
    21. 䄒(ren3)
    22. 躵(ren3)
    23. 銋(ren3)
    24. 㬗(xian4)
    25. 䦘(xian4)
    26. 麲(xian4)
    27. 㺌(xian4)
    28. 絤(xian4)
    29. 粯(xian4)
    30. 腺(xian4)
    31. 陥(xian4)
    32. 線(xian4)
    33. 獻(xian4)
    34. 搚(xian4)
    35. 姭(xian4)
同部首
    1. 溨
    2. 溥
    3. 瀹
    4. 㳋
    5. 淍
    6. 洖
    7. 淈
    8. 泛
    9. 溺
    10. 㵞
    11. 瀆
    12. 濣
同筆畫
    1. 忏
    2. 迄
    3. 㼗
    4. 𠆾
    5. 页
    6. 汍
    7. 𠑻
    8. 氘
    9. 芨
    10. 执
    11. 向
    12. 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