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ì

ㄊㄧˋ

部首 目

部外 10

總筆畫 15

眣 𠊹 𥈌 𥊕 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248

左右結構

251113223543541

五筆

倉頡

鄭碼

hwhe

buolb

lnrq

拼音 tì

注音 ㄊㄧˋ

部首 目 部外 10總筆劃 15

擴展B 25248筆順 251113223543541

𥉈 基本解釋

● 𥉈

tì ㄊㄧˋ


  1. 失意貌。
【漢典】
【午集中】【目】 𥉈·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𥉈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 𥉈·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古文〕𠊹眣【唐韻】【集韻】𠀤他歷切,音剔。【說文】失意視也。【左思·魏都賦】𥉈焉失所。【註】狀其聞言駭伏也。

又【廣韻】【集韻】𠀤丑鳩切,音抽,義同。 【說文】本作𥊕,俗作𥈌。譌作𥉉。

【漢典】
【卷四】【目】

↳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𥉈」字頭,请參考「眣」字:)
【卷四】【目】
《說文解字》

目不正也。从目失聲。丑栗切

《說文解字注》

(眣)目不從正也。鉉無從字。非。自眺至此皆狀目之邪。所謂匈中不正者也。按公羊傳文六年。䀢晉大夫使與公盟也。何云。以目通指曰䀢。成二年。卻克䀢魯衞之使。使以其辭而爲之請。釋文字皆从矢。云䀢音舜。本又作眣。丑乙反。又大結反。五經文字曰。䀢音舜。見春秋傳。開成石經公羊二皆作䀢。疑此字从矢會意。从失者其譌體。以譌體改說文。淺人無識之故也。陸云又作眣而巳。未嘗云說文作眣也。許云目不从正者、公羊㒳言䀢皆不以正也。从目。失聲。丑栗切。十二部。

【漢典】

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𥉈」說文‧目部 「𥉈」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眣
𠊹
𥈌
𥊕
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䁳
    2. 䀓
    3. 眼
    4. 䀎
    5. 眣
    6. 䀹
    7. 䁈
    8. 䀨
    9. 瞣
    10. 着
    11. 䀞
    12. 䀾
同筆畫
    1. 㵦
    2. 鴄
    3. 頣
    4. 餈
    5. 諀
    6. 鋉
    7. 㒑
    8. 㷫
    9. 犚
    10. 䃖
    11. 瞋
    12. 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