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xié

ㄒㄧㄝˊ

部首 糸

部外 12

總筆畫 15

繁體 纈

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F2C

左中右結構

55112125113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fkm

vmgro

zbjg

21182

拼音 xié

注音 ㄒㄧㄝˊ

部首 糸 部外 12總筆劃 15

基本區 7F2C筆順 551121251132534

標

缬 基本解釋

● 纈

(纈)

xié ㄒㄧㄝˊ


  1. 有花紋的紡織品。
  2. 眼花時所見的星星點點。

英語 patterned silk; tie knot

德語 einen Knoten binden ,knoten, Krawattenknoten (S)

法語 tricoter,faire un noeud

【漢典】

缬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纈

纈 xié

名

(1) 中國古代的一種印染方法 [Xie,a printing and dyeing method]

纈,謂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也。——唐· 玄應《一切經音義》

(2) 又如:纈帛(染印彩帛);夾纈(唐代的一種印花錦)

(3) 有花紋的絲織品 [figured fabrics]

衣綾綺纈。——《魏書》

(4) 兩頰紅暈。亦泛指一般紅暈 [blush;flush]。如:纈紋(酒後臉上呈現的紅暈);纈暈(紅暈);纈林(秋季葉紅,樹林呈紅色,故稱。一般指楓林)

【漢典】
【未集中】【糸】 纈·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纈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缬」字頭,请參考「纈」字。)
【未集中】【糸】 纈·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廣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𠀤音擷。【說文】結也。【玉篇】綵纈也。【類篇】繫也,謂繫繒染爲文也。【李賀詩】醉纈拋紅網。【杜牧之詩】花塢團宮纈。

【漢典】

缬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ɛ˧˥

粤语 kit3 lit3潮州话 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缬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纈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䙽(xie2)
    2. 䁯(xie2)
    3. 勰(xie2)
    4. 愶(xie2)
    5. 斜(xie2)
    6. 㨒(xie2)
    7. 膎(xie2)
    8. 翓(xie2)
    9. 垥(xie2)
    10. 儶(xie2)
    11. 縀(xie2)
    12. 脅(xie2)
同部首
    1. 绫
    2. 纫
    3. 绪
    4. 缪
    5. 绕
    6. 纠
    7. 绷
    8. 绂
    9. 绻
    10. 绎
    11. 绐
    12. 纼
同筆畫
    1. 舗
    2. 鋭
    3. 噐
    4. 緭
    5. 稶
    6. 䠌
    7. 㱃
    8. 㼽
    9. 懏
    10. 駔
    11. 㦐
    12. 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