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ú

ㄑㄩˊ

部首 足

部外 18

總筆畫 25

忂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A3

左右結構

25121212511125111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hy

rmbug

jiln

66115

拼音 qú

注音 ㄑㄩˊ

部首 足 部外 18總筆劃 25

基本區 8EA3筆順 2512121251112511132411121

躣 基本解釋

● 躣

qú ㄑㄩˊ


  1. 〔~~〕(蛟龍)遊動的樣子,如「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蒼龍之~~。」

法語 (manière de marcher)​

【漢典】

躣 國語辭典

躣ㄑㄩˊqú
形
  1. 走路的樣子。《說文解字·足部》:「躣,行貌。」《楚辭·宋玉·九辯》:「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蒼龍之躣躣。」

【漢典】
【酉集中】【足】 躣·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躣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躣·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廣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𠀤音劬。【說文】行貌。【楚辭·九辯】右蒼龍之躣躣。【廣韻】亦作忂。

【漢典】
【卷二】【足】

躣 《說文解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行皃。从足瞿聲。其俱切

《說文解字注》

(躣)行皃。九辯。右蒼龍之躣躣。从足。瞿聲。其俱切。五部。

【漢典】

躣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粤语 keoi4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虞韻 平聲 衢小韻 其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羣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躣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躣」 說文‧足部「躣」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忂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劬(qu2)
    2. 戵(qu2)
    3. 翵(qu2)
    4. 䵶(qu2)
    5. 爠(qu2)
    6. 蠷(qu2)
    7. 籧(qu2)
    8. 螶(qu2)
    9. 臞(qu2)
    10. 氍(qu2)
    11. 佢(qu2)
    12. 菃(qu2)
同部首
    1. 䟶
    2. 蹾
    3. 躐
    4. 趵
    5. 踰
    6. 䟘
    7. 踙
    8. 䠝
    9. 跑
    10. 䟿
    11. 踥
    12. 踫
同筆畫
    1. 㝲
    2. 鑨
    3. 廳
    4. 鼝
    5. 鱱
    6. 讛
    7. 觿
    8. 饞
    9. 灢
    10. 䵳
    11. 戆
    12. 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