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ì

ㄐㄧˋ

部首 魚

部外 14

總筆畫 25

簡體 鲚

鮆 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C6D

左右結構

3525121444441432533543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yf|qoyj

nfyx

rsrn

20323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魚 部外 14總筆劃 25

基本區 9C6D筆順 3525121444441432533543211

鱭 基本解釋

● 鱭

jì ㄐㄧˋ


  1. 〔~魚〕身體側扁,長約十釐米,銀白色。生活在海洋中,春季或初夏到河中產卵。俗稱「鳳尾魚」。

英語 anchovy

法語 mulet,muge

【漢典】

鱭 國語辭典

鱭ㄐㄧˋjì
名
  1.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鯷科。體側扁如刀,尾纖細,銀白色。口大,尾鰭不對稱,腹部具棱鱗。分布於西太平洋。也稱為「鳳尾魚」。

【漢典】
【亥集中】【魚】 鱭·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4

鱭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 鱭·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4

【廣韻】徂禮切【集韻】在禮切,𠀤音薺。與鮆同。

【漢典】
【卷十一】【魚】

↳鮆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鱭」字頭,请參考「鮆」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飲而不食,刀魚也。九江有之。从魚此聲。徂礼切

《說文解字注》

(鮆)刀魚也。㱃而不食。各本作飲而不食刀魚也。今依韵會本。漢書貨殖傳顏注正如此。下多者字。刀魚、今人語尙如此。以其形像刀也。俗字作魛。尙書大傳有魚刀。葢卽此。飲而不食、故其形纖削而味淸雋。春出江中。人多食之。山海經云。苕水注於具區。其中多鮆魚。郭云。鮆魚狹薄而長頭。大者尺餘。太湖中今饒之。郭不係江係太湖者、以經云具區也。今太湖中尙時有之。又按釋魚鮤鱴刀。郭云。今之鮆魚。亦呼爲魛魚。郭說葢非。鄭注周禮薶物爲鱴刀、含漿之屬。鱴刀、含漿必皆蚌蛤之類。故謂之薶物。不得因一刀字附會也。○周禮正義云。孫注爾雅刀魚與鱴別。然則孫鮤鱴爲逗。刀爲句。郭葢同。九江有之。九江謂岷江東至於醴以下也。从魚。此聲。徂禮切。十五十六部。漢書音義曰。楚人言薺魚。

【漢典】

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韩语罗马 CEY

客家话 [海陆腔] ci3 [客英字典] ci3 [客语拼音字汇] ji4 [台湾四县腔] ci3 [梅县腔] ci5 zii5粤语 cai5潮州话 zi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鱭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鮆」。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鮆」 說文‧魚部「鱭」「鲚」 「鱭」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鮆
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鮆(ji4)
    2. 觊(ji4)
    3. 䜞(ji4)
    4. 蘮(ji4)
    5. 旡(ji4)
    6. 蓟(ji4)
    7. 㮨(ji4)
    8. 䒁(ji4)
    9. 㑑(ji4)
    10. 檵(ji4)
    11. 鲫(ji4)
    12. 㳵(ji4)
同部首
    1. 䱺
    2. 䱒
    3. 鰙
    4. 鰀
    5. 鮧
    6. 鮛
    7. 魚
    8. 䲉
    9. 鮫
    10. 鯿
    11. 䱉
    12. 魺
同筆畫
    1. 饞
    2. 纚
    3. 斸
    4. 鱬
    5. 䥸
    6. 䝄
    7. 廳
    8. 䵲
    9. 麡
    10. 鼊
    11. 襽
    12. 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