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óng

ㄘㄨㄥˊ

部首 艸

部外 14

總筆畫 20

𧆁 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C2

上下結構

12212211154323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bci

tseo

ecxg

44232

拼音 cóng

注音 ㄘㄨㄥˊ

部首 艸 部外 14總筆劃 17

基本區 85C2筆順 12212211154323334

藂 基本解釋

● 藂

cóng ㄘㄨㄥˊ


  1. 同「叢」。
【漢典】

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藂 cóng

動

聚集 [gather]。如:藂集(聚集);藂藂(聚集貌);藂翳(草木繁盛貌)。又指叢生的草木。如:藂林(叢生的林木);藂棘(叢生的荊棘);藂薄(叢生的雜草)

【漢典】

藂 國語辭典

藂ㄘㄨㄥˊcóng
動
  1. 聚集。《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磷磷爛爛,采色澔汗,藂積乎其中。 」同「叢 」。

【漢典】
【申集上】【艸】 藂·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藂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藂·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唐韻】俗叢字。【韻會】叢或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

又【集韻】粗送切。草稚也。

【漢典】
【卷三】【丵】

↳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藂」字頭,请參考「叢」字:)
【卷三】【丵】
《說文解字》

聚也。从丵取聲。徂紅切

《說文解字注》

(叢)聚也。於曡韵得之。从丵取聲。徂紅切。按古音在四部。左傳僖三十年:取訾婁。公羊作鄒,亦作叢。

【漢典】

藂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ŋ˧˥ 日语读音 KUSAMURA MURAGARU

客家话 [梅县腔] cung2粤语 cung4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東韻 平聲 叢小韻 徂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東部 ;王力系统:從母 東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藂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叢」。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欉」 鼄大宰簠春秋早期集成4623「叢」 說文‧丵部「叢」 睡.日甲67背「藂」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𧆁
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錝(cong2)
    2. 欉(cong2)
    3. 䳷(cong2)
    4. 從(cong2)
    5. 従(cong2)
    6. 樷(cong2)
    7. 碂(cong2)
    8. 㗰(cong2)
    9. 孮(cong2)
    10. 潈(cong2)
    11. 徖(cong2)
    12. 賩(cong2)
同部首
    1. 菍
    2. 薬
    3. 葕
    4. 蓫
    5. 荦
    6. 鿓
    7. 蒅
    8. 苖
    9. 藍
    10. 萠
    11. 芮
    12. 䒗
同筆畫
    1. 鮳
    2. 𠐢
    3. 鴜
    4. 屨
    5. 螽
    6. 瞴
    7. 醡
    8. 優
    9. 䮒
    10. 醤
    11. 鍽
    12. 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