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ī

ㄒㄧ

部首 口

部外 4

總筆畫 7

噏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438

左右結構

25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eyy|kbyy

rnhe

jyms

67047

拼音 xī

注音 ㄒㄧ

部首 口 部外 3總筆劃 6

基本區 5438筆順 251354

常 通 標

吸 基本解釋

● 吸

xī ㄒㄧˉ


  1. 從口或鼻把氣引入體內:呼~。~氣。~煙。
  2. 引取:~引。~附。

英語 inhale, suck in; absorb; attract

德語 ansaugen ,atmen, hauchen ,aufnehmen, tragen ,einatmen, inhalieren ,Sog (S)

法語 aspirer,inspirer,sucer

【漢典】

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吸 xī

動

(1) (形聲。從口,及聲。本義:吸氣入體內)

(2) 同本義 [inhale]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莊子·刻意》

不食五穀,吸風引露。——《莊子·逍遙遊》

(3) 又如:吸呼(呼吸);吸留(變滓喘吸的樣子);吸風(吸氣。道家辟穀養生之術。謂吸食天地之精氣;亦作吸西北風。比喻捱餓);吸新吐故(吸進新氣,吐出濁氣)

(4) 張開口吸,急飲 [drink]

吸湛露之浮涼兮,漱凝霜之?雰雰。——《楚辭·九章·悲回風》

左相嵧瘤鶹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唐· 杜甫《飲中八仙歌》

(5) 又如:吸食(用嘴吸進[某些食物、毒物等]);吸霞(吸食朝霞。道家用以修煉養生);吸露(吸飲露水。喻高潔)

(6) 吸取;吸收;攝取 [draw into]

久之,則吸納他族互相同化,則不同血統而同一民族者有之。——梁啓超《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

(7) 又如:吸納(吸收容納);吸集(吸收匯集);吸利(蒐括錢財)

(8) 引;吸引 [attract]

壽峯手上就像有吸鐵石一樣,完全都吸到手上。—— 張恨水《啼笑姻緣》

(9) 又如:異性相吸;吸毒石(相傳能治毒的藥石)

(10) 通「翕」。聚合[get together]

風塵吸張。——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11) 又如:吸逮(氣聚集而不絕);吸聚(翕聚,匯聚)

(12) 親近 [be intimate]。如:吸習(翕習。附和親近,習以爲常)

(13) 動 [move]。如:吸吸(搖動或移動的樣子);吸淋淋(搖動的樣子)

常用詞組


吸塵器吸毒吸附吸管吸積吸盡吸進吸口吸力吸留吸門吸納吸盤吸取吸熱吸入吸聲吸溼吸食吸收吸吮吸鐵石吸血鬼吸菸吸氧吸音吸引吸引力吸着
【漢典】

吸 國語辭典

吸ㄒㄧxī
動
  1. 用口或鼻將氣體引入體內。如:「吸氣」、「吸菸」。《莊子·逍遙遊》:「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2. 飲、喝。《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宋·陸游〈醉歌〉:「方我吸酒時,江山入胸中。」

  3. 攝取、容納。如:「吸取經驗」、「吸收養分」。唐·張九齡〈登南嶽事畢謁司馬道士〉詩:「吸精反自然,鍊藥求不死。」

【漢典】
【丑集上】【口】 吸·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吸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吸·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翕。【說文】內息也。从口及聲。【玉篇】吸,引也。【正字通】氣出爲吹,氣入爲息。【楚辭·九章】吸湛露之浮涼。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註】皆林木鼔動之聲。

又人名。【史記·高祖紀】令將軍王吸屯武關。

又【田橫傳】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于千乗。

又【廣韻】同翕。【玉篇】引《詩·小雅》:載吸其舌。按今《詩》作翕。箋,猶引也。

又吸吸。【劉向·九歎】雲吸吸以湫戾。

又【六書故】俗謂飮曰吸。

【漢典】
【卷二】【口】

吸 《說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内息也。从口及聲。許及切

《說文解字注》

(吸)內息也。內息、納其息也。从口。及聲。許及切。七部。

【漢典】

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唐代读音 xyip日语读音 SUU韩语罗马 HUP现代韩语 흡越南语 cộp

客家话 [梅县腔] kip7 [沙头角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海陆腔] kip7 s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东莞腔] kip7 [宝安腔] k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sip7 [陆丰腔] gip7粤语 kap1 ngap1

近代音 曉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吸小空;中古音 曉母 緝韻 入聲 吸小韻 許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合部 ;王力系统:曉母 緝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吸」 說文‧口部「吸」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噏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覡(xi1)
    2. 嬉(xi1)
    3. 诶(xi1)
    4. 譆(xi1)
    5. 谿(xi1)
    6. 鐊(xi1)
    7. 唏(xi1)
    8. 熺(xi1)
    9. 㷩(xi1)
    10. 㗩(xi1)
    11. 腊(xi1)
    12. 扱(xi1)
同部首
    1. 哗
    2. 㗃
    3. 唵
    4. 㖶
    5. 嚑
    6. 啶
    7. 噍
    8. 唡
    9. 喛
    10. 㖥
    11. 囆
    12. 㗐
同筆畫
    1. 𠕋
    2. 执
    3. 夹
    4. 朼
    5. 㞌
    6. 朲
    7. 汓
    8. 伕
    9. 𠆸
    10. 吁
    11. 𠑻
    12. 㢪
初中古詩詞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列子》《杞人忧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