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ǐ

ㄌㄧˇ

部首 邑

部外 7

總筆畫 10

俚 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6CB

左右結構

251121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jfbh

wgnl

kby

拼音 lǐ

注音 ㄌㄧˇ

部首 邑 部外 7總筆劃 9

擴展B 286CB筆順 251121152

𨛋 基本解釋

● 𨛋

lǐ ㄌㄧˇ


  1. 古亭名。《説文•邑部》:「𨛋,南陽西鄂亭。」段玉裁注:「南陽郡西鄂,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北五十里故西鄂城是也。𨛋者,漢時亭名。」《玉篇•邑部》:「𨛋,南陽西鄂縣亭。」
  2. 古邑名。五代徐鍇《説文解字繋傳•邑部》:「𨛋,邑名。」
  3. 下邑。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七引《倉頡篇》: 「國之下邑曰𨛋。」
  4. 同「俚」。鄙俗。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九十四:「何休註《公羊傳》云:『𨛋,猶鄙也。』……傳文從人作『俚』,俗 用字也。」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七:「鄙俚,下又作𨛋,同……《漢書》『質而不𨛋』。如淳曰:『雖質,猶不如閭里之𨛋言也。」按:今本《漢書•司馬遷傳》作「俚」。
【漢典】
【酉集下】【邑】 𨛋·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𨛋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𨛋·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𠀤音里。【說文】南陽西鄂亭名。 俗譌作𨛎。

【漢典】
【卷六】【邑】

𨛋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南陽西鄂亭。从邑里聲。良止切

《說文解字注》

(𨛋)南陽西鄂亭。南陽郡西鄂,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北五十里故西鄂城是也。𨛋者,漢時亭名。从邑,里聲。良止切。一部。

【漢典】

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𨛋」說文‧邑部 「𨛋」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俚
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䗍(li3)
    2. 邐(li3)
    3. 鯉(li3)
    4. 鳢(li3)
    5. 㸚(li3)
    6. 峢(li3)
    7. 悝(li3)
    8. 礼(li3)
    9. 鋰(li3)
    10. 纚(li3)
    11. 李(li3)
    12. 䧉(li3)
同部首
    1. 䣂
    2. 邜
    3. 邭
    4. 阺
    5. 阢
    6. 鄕
    7. 邺
    8. 際
    9. 险
    10. 鄴
    11. 陥
    12. 邤
同筆畫
    1. 娂
    2. 㑢
    3. 姰
    4. 䒺
    5. 钠
    6. 衻
    7. 怸
    8. 䒶
    9. 㤞
    10. 闻
    11. 轴
    12. 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