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言

部外 7

總筆畫 14

徯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9F9

左右結構

3225134411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wkwy

orcr

njos

部首 言 部外 7總筆劃 14

擴展B 279F9筆順 32251344111251

𧧹 基本解釋

● 𧧹


  1. 同「徯」。
【漢典】
【酉集上】【言】 𧧹·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𧧹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𧧹·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唐韻】胡禮切【集韻】戸禮切,𠀤奚上聲。【說文】待也。【六書統】从信从只。只,語已辭。約信于人,愼待而已,不更變也。

又人名。希𧧹、師𧧹,見【宋史·宗室表】。 【集韻】或作徯蹊𥪦傒。【字學指南】譌作𠌜,非。

【漢典】
【卷二】【彳】

↳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𧧹」字頭,请參考「徯」字:)
【卷二】【彳】
《說文解字》

待也。从彳奚聲。蹊,徯或从足。胡計切

《說文解字注》

(徯)待也。孟子引書徯我后,趙曰:徯,待也。从彳奚聲。胡計切。十六部。按書孟音義、廣韵、玉篇、集韵、說文篆韵諩皆上聲。疑胡計誤。

(蹊)徯或从足。左傳:牽牛以蹊人之田。孟子:山徑之蹊。月令:塞徯徑。凡始行之以待後行之徑曰蹊,引伸之義也。今人畫爲二字,音則徯上蹊平,誤矣。

【漢典】

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𧧹」說文‧言部 「𧧹」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䘮(xi4)
    2. 覤(xi4)
    3. 闟(xi4)
    4. 䊠(xi4)
    5. 屃(xi4)
    6. 茜(xi4)
    7. 㥡(xi4)
    8. 熂(xi4)
    9. 戲(xi4)
    10. 䑂(xi4)
    11. 綌(xi4)
    12. 犔(xi4)
同部首
    1. 諍
    2. 䜢
    3. 諢
    4. 諷
    5. 䚵
    6. 說
    7. 譄
    8. 訢
    9. 訒
    10. 䛊
    11. 䚳
    12. 訥
同筆畫
    1. 槉
    2. 蝁
    3. 塽
    4. 膅
    5. 䎺
    6. 潢
    7. 榥
    8. 敻
    9. 䗉
    10. 綳
    11. 䦗
    12. 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