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言

部外 10

總筆畫 17

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701

左右結構

41112511211215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ffd

yrvgk

sbzg

04684

部首 言 部外 10總筆劃 17

擴展A 4701筆順 41112511211215134

䜁 基本解釋

● 䜁


  1. 同「謑」。

英語 (same as 謑) to abuse and insult, shame; disgrace

【漢典】
【酉集上】【言】 謑·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䜁」字頭,请參考「謑」字。)
【酉集上】【言】 謑·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唐韻】胡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禮切,𠀤奚上聲。【說文】恥也。【玉篇】謑詬,恥辱也。【集韻】小人怒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無廉恥而忍謑訽,謂詈辱也。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武翼郞不謑。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弦雞切,音奚。【類篇】謑髁,不正貌。【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

又【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𠀤音罅。怒言也。

又【集韻】下解切,音邂。怒聲也。或作𠿇。 【說文】或作䜁。【類篇】書作𧫟。【字彙補】譌作𧨞,非。

【漢典】
【】【】

䜁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謑或从奊。
【漢典】

䜁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謑」說文‧言部 「䜁」
「䜁」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䛥(xi4)
    2. 犔(xi4)
    3. 䵱(xi4)
    4. 䈪(xi4)
    5. 禊(xi4)
    6. 䨳(xi4)
    7. 㿇(xi4)
    8. 㙾(xi4)
    9. 䧍(xi4)
    10. 綌(xi4)
    11. 㱇(xi4)
    12. 㳀(xi4)
同部首
    1. 詸
    2. 誑
    3. 誮
    4. 讗
    5. 譺
    6. 讍
    7. 謏
    8. 䜢
    9. 誅
    10. 䜊
    11. 䚱
    12. 託
同筆畫
    1. 螹
    2. 㯰
    3. 䃢
    4. 䳄
    5. 療
    6. 謋
    7. 盨
    8. 懭
    9. 颷
    10. 䨞
    11. 旚
    12. 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