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見

部外 14

總筆畫 21

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89A

左右結構

12212513443121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akoq

tgbuu

eabl

部首 見 部外 14總筆劃 21

擴展B 2789A筆順 122125134431212511135

𧢚 基本解釋

● 𧢚


  1. 同「覲」。
【漢典】
【酉集上】【見】 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覲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𧢚」字頭,请參考「覲」字。)
【酉集上】【見】 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𠀤音僅。【爾雅·釋詁】覲,見也。【疏】下見上也。【書·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註】春見曰朝,秋見曰覲。【周禮·春官·大宗伯註】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韻會】通作殣。【前漢·禮樂志·郊祀歌】殣冀親以肆章。【註】殣,音覲,見也。

又叶渠巾切,音㨷。【蔡邕·筆賦】紀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覲。傳六經而綴百代兮,建皇極而敘彝倫。

【漢典】
【卷八】【見】

↳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𧢚」字頭,请參考「覲」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諸矦秋朝曰覲,勞王事。从見堇聲。渠吝切

《說文解字注》

(覲)諸矦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勤也二字舊奪,今補。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秋見曰覲。鄭曰: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按鄭與許合。㬪韵爲訓。異義:朝名。公羊說:諸矦四時見天子及相聘皆曰朝,以朝時行禮卒而相逢於路曰遇。古周禮說: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謹案:禮有覲經。詩曰:韓矦入覲。書曰:江漢朝宗于海。知其朝覲宗遇之禮,從周禮說。鄭駁曰:此皆有似不爲古昔覲禮。諸矦前朝皆受舍於朝,朝通名也。秋之言覲,據時所用。按此條許鄭本無異,不得云駁也。鄭目錄云:朝宗禮僃。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見焉。是鄭謂周禮四者,名殊禮異也。从見堇聲。渠吝切。十三部。

【漢典】

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堇」女方鼎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2579 「覲」說文‧見部 「覲」曹全碑 「𧢚」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䙸
    2. 䙿
    3. 䚂
    4. 䚍
    5. 䚈
    6. 覶
    7. 䚀
    8. 䙼
    9. 覽
    10. 䚑
    11. 規
    12. 覦
同筆畫
    1. 鑓
    2. 䳶
    3. 㸍
    4. 鶶
    5. 䭤
    6. 䫬
    7. 䮮
    8. 蠩
    9. 䰘
    10. 䜚
    11. 鑀
    12. 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