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衣

部外 12

總筆畫 18

䙗 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750

左右結構

45234414345252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puuk

lybr

wtlj

部首 衣 部外 12總筆劃 17

擴展B 27750筆順 45234414345252251

𧝐 基本解釋

● 𧝐

tì ㄊㄧˋ


  1. 裹小兒用的衣被。
【漢典】
【申集下】【衣】 𧝐·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𧝐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𧝐·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集韻】他計切,音替。【說文】緥也。引《詩》:載衣之𧝐。○按《詩·小雅》本作裼。 【類篇】又作褅。

【漢典】
【卷八】【衣】

𧝐 《說文解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緥也。从衣啻聲。《詩》曰:“載衣之𧝐。”他計切〖注〗臣鉉等曰:緥即襁緥也。今俗别作褓,非是。

《說文解字注》

(𧝐)緥也。小雅?干曰。載衣之裼。傳曰。裼、?也。此謂裼卽𧝐之假借字也。易聲啻聲古音同在十六部。故借但裼字爲𧝐字。釋文曰。韓詩作褅。褅、集韵云或𧝐字。韓詩用正字。毛詩用假借字也。緥者、小兒衣也。从衣。啻聲。他計切。十六部。詩曰。載衣之𧝐。

【漢典】

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𧝐」說文‧衣部 「𧝐」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䙗
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褅(ti4)
    2. 戻(ti4)
    3. 涕(ti4)
    4. 裼(ti4)
    5. 䶏(ti4)
    6. 惖(ti4)
    7. 㯩(ti4)
    8. 䣠(ti4)
    9. 籊(ti4)
    10. 惕(ti4)
    11. 䧅(ti4)
    12. 㬱(ti4)
同部首
    1. 褡
    2. 裮
    3. 袧
    4. 襼
    5. 袖
    6. 補
    7. 裺
    8. 襻
    9. 褗
    10. 䘞
    11. 䘣
    12. 褑
同筆畫
    1. 藁
    2. 䌑
    3. 臀
    4. 駵
    5. 膻
    6. 檟
    7. 䌎
    8. 簀
    9. 㽇
    10. 礅
    11. 嚋
    12. 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