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6

總筆畫 10

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B8F

上下結構

1212252525

五筆

倉頡

鄭碼

ammm

tbbb

eld

部首 艸 部外 6總筆劃 9

擴展B 26B8F筆順 1212252525

𦮏 基本解釋

● 𦮏


  1. 同「次」。
【漢典】
【申集上】【艸】 𦮏·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𦮏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𦮏·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字彙補】古文次字,見《說文》。註見欠部二畫。

【漢典】
【卷八】【欠】

↳次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𦮏」字頭,请參考「次」字:)
【卷八】【欠】
《說文解字》

不前,不精也。从欠二聲。𠕞,古文次。七四切〖注〗𦮏、𠤣,亦古文次。

《說文解字注》

(次)不前,不精也。前當作歬。不歬不精皆居次之意也。从欠二聲。當作从二从欠。从二故爲次。七四切。古音在十二部。讀如漆。是以魯漆室之女,或作次室。周禮巾車軟字,杜子春讀爲桼也。

(𠕞)古文次。葢象相次形。

【漢典】

𦮏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次」鐵168.3合7361 「次」史次鼎西周早期集成1354 「次」睡.封49 「次」說文古文 「次」新嘉量二 「𦮏」
「次」前2.5.2合8169 「次」次卣西周中期集成5405 「次」睡.語8 「次」說文‧欠部 「次」武榮碑
「次」王子嬰次盧春秋晚期集成10386 「次」睡.法57 「次」熹.易.夬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次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草
    2. 著
    3. 蕫
    4. 荠
    5. 葫
    6. 藪
    7. 菃
    8. 䓴
    9. 䕉
    10. 苒
    11. 蓿
    12. 蔘
同筆畫
    1. 柇
    2. 珄
    3. 矧
    4. 咥
    5. 沯
    6. 孨
    7. 庤
    8. 狤
    9. 律
    10. 姝
    11. 䚮
    12. 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