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16

總筆畫 22

縉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1E2

左右結構

55444415412115412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xgcj

vfmga

zhhk

部首 糸 部外 16總筆劃 22

擴展B 261E2筆順 5544441541211541212511

𦇢 基本解釋

● 𦇢


  1. 同「縉」。
【漢典】
【未集中】【糸】 縉·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𦇢」字頭,请參考「縉」字。)
【未集中】【糸】 縉·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卽刃切,音晉。【說文】帛赤色。【急就篇註】縉,淺赤色也。

又扱也。【荀子·禮論】縉紳而無鉤帶矣。【註】縉與搢同。

又官名。【左傳·文十六年】縉雲氏有不才子。【註】縉雲,黃帝時官名。

又與薦同。【史記·五帝紀贊】薦紳先生難言之。【註】徐廣曰:薦紳,卽縉紳也。古字假借耳。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義同。

【漢典】
【卷十三】【糸】

↳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𦇢」字頭,请參考「縉」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帛赤色也。《春秋傳》“縉雲氏”,《禮》有“縉緣”。从糸晉聲。即刃切

《說文解字注》

(縉)帛赤色也。南都賦引臣瓚云赤白色。玉篇亦云帛赤白。皆誤。赤白則爲下文之紅矣。从糸。㬜聲。卽刃切。十二部。春秋傳曰縉雲氏。春秋文十八年左傳文。黃帝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服虔曰。夏官爲縉雲氏。禮有縉緣。凡許云禮者、謂禮經也。今之所謂儀禮也。十七篇無縉緣。俟攷。緣以絹切。玉藻曰。童子之節也。緇布衣。錦緣。錦紳幷紐。錦束髮。皆朱錦也。朱錦爲緣。豈卽縉緣與。

【漢典】

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信2.09 「縉」說文‧糸部 「縉」曹全碑 「𦇢」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縉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絢
    2. 綒
    3. 縺
    4. 紞
    5. 纈
    6. 䋪
    7. 綬
    8. 纘
    9. 繞
    10. 繏
    11. 纙
    12. 䊵
同筆畫
    1. 讀
    2. 顭
    3. 孿
    4. 䟍
    5. 邐
    6. 癭
    7. 鹳
    8. 蘸
    9. 籗
    10. 巕
    11. 蘽
    12. 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