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3

總筆畫 9

紖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2B6

左右結構

55444452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bn

vfpd

zyi

24912

部首 糸 部外 3總筆劃 9

擴展A 42B6筆順 554444525

䊶 基本解釋

● 䊶


  1. 同「纼」。

英語 (same as 紖) a rope for leading cattle

【漢典】
【未集中】【糸】 䊶·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䊶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䊶·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玉篇】紖亦作䊶。詳紖字註。

【漢典】
【卷十三】【糸】

↳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䊶」字頭,请參考「紖」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牛系也。从糸引聲。讀若矤。直引切

《說文解字注》

(紖)牛系也。牛系、所以系牛者也。周禮封人作絼。鄭司農云。絼、箸牛鼻繩。所以牽牛者。今時謂之雉。與古者名同。後鄭云。絼字當以豸爲聲。按絼讀如豸。池爾切。漢人呼雉卽絼也。絼變作紖、而讀丈忍切。仍絼雉之雙聲。今人讀紖余忍切、則非也。少儀曰。牛則執紖。从糸。引聲。讀若矤。直引切。十二部。

【漢典】

䊶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紖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填(zhen4)
    2. 阵(zhen4)
    3. 鋴(zhen4)
    4. 㨋(zhen4)
    5. 纼(zhen4)
    6. 㣀(zhen4)
    7. 瑱(zhen4)
    8. 㭫(zhen4)
    9. 振(zhen4)
    10. 䨯(zhen4)
    11. 揕(zhen4)
    12. 絼(zhen4)
同部首
    1. 䌤
    2. 繼
    3. 緯
    4. 䊼
    5. 緪
    6. 䌫
    7. 紞
    8. 䌩
    9. 縯
    10. 纚
    11. 䋲
    12. 綥
同筆畫
    1. 㳚
    2. 砚
    3. 㪅
    4. 㼜
    5. 壵
    6. 峏
    7. 𠈯
    8. 荞
    9. 変
    10. 㡽
    11. 拼
    12. 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