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米

部外 20

總筆畫 26

𥹁 𥽦 𪙙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F7F

左右結構

2243143112321511355443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oguo

txhnd

kuqu

部首 米 部外 20總筆劃 26

擴展B 25F7F筆順 22431431123215113554431234

𥽿 基本解釋

● 𥽿


  1. 同「糳」。
【漢典】
【未集上】【米】 𥽿·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1

𥽿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 𥽿·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1

【廣韻】則落切【集韻】【正韻】卽各切,𠀤音作。【說文】米一斛舂爲九斗曰𥽿。【增韻】精細米。【詩·小雅】彼疏斯𥺛。【鄭註】米之率,糲十,𥺛九,𥽿八,侍御七。【九章算法】粟五十爲糲三十,𥺛二十七,𥽿二十四,御二十一,皆三之一也。【韻會小補】粟一斛爲糲米九斗,舂糲一斗爲𥺛九升,又去爲𥽿則八升,米之細者乃窮于御。《博雅》:𥽿,舂也。【屈原·離騷】𥽿申椒以爲糧。【註】𥽿,精細米。

又通作鑿。【左傳·隱五年】粢食不鑿。

又【集韻】租毒切,音鏃。義同。 【集韻】或作毇。【篇海】或作𥹁。

【漢典】
【】【】

𥽿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䊪米一斛舂爲八斗曰糳。此䊪米亦兼粟米、稻米言也。詩生民召旻音義、左傳桓二年音義皆引字林糳子沃反。糲米一斛舂爲八斗也。與九章筭術、毛詩鄭箋皆合。然則許在張蒼之後、鄭吕之前。𣃔無乖、異。各本八斗譌九斗。繆誤顯然。經傳多叚鑿爲糳。从毇。丵省聲。鍇有省字。今依之。篆體減一畫。則各切。古音在二部。
【漢典】

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𥽿」說文‧毇部 「糳」老子甲後419 「𥽿」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𥹁
𥽦
𪙙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糱
    2. 粳
    3. 粭
    4. 糩
    5. 糔
    6. 粥
    7. 䊊
    8. 类
    9. 糗
    10. 糤
    11. 粲
    12. 糟
同筆畫
    1. 癳
    2. 趲
    3. 鑴
    4. 灎
    5. 釅
    6. 䙱
    7. 躪
    8. 氎
    9. 鬮
    10. 靊
    11. 讚
    12. 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