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女

部外 11

總筆畫 14

摵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83D

左右結構

53113211234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vdht

vihf

zmak

部首 女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183D筆順 53113211234534

𡠽 基本解釋

● 𡠽


  1. 同「摵」。
【漢典】
【卯集中】【手】 摵·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摵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𡠽」字頭,请參考「摵」字。)
【卯集中】【手】 摵·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說文】沙劃切。捎也。【廣韻】作𢷾。一曰拂著也。

又【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正韻】色窄切,𠀤音栜。隕落,貌。【六書故】摵摵,借以狀落葉之聲,解爲隕落,誤。【杜甫詩】蕭摵寒籜聚。【白居易·琵琶行】楓葉荻花秋摵摵。【韓愈詩】摵摵疎更隕。【正字通】蕭摵卽蕭瑟。古借用瑟字。瑟瑟卽摵摵也。【韻會】从木作槭。謂增韻从手誤,非。

又【唐韻】【集韻】𠀤所六切,音縮。【揚子·方言】到也。

又【唐韻】【集韻】【正韻】𠀤子六切,音蹙。

又【集韻】就六切,音蹴。義𠀤同。

又【集韻】綿批切,音迷。同𡠽。批也。

又【唐韻】七則切。揩齒也。

【漢典】

𡠽 字源字形

甲骨文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摵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娀
    2. 媫
    3. 婤
    4. 媸
    5. 嫊
    6. 㛧
    7. 婃
    8. 嬜
    9. 娔
    10. 娢
    11. 婺
    12. 嬢
同筆畫
    1. 䑲
    2. 碹
    3. 漤
    4. 蔏
    5. 槛
    6. 瞁
    7. 漘
    8. 䐢
    9. 膃
    10. 竬
    11. 酵
    12. 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