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ī

ㄔ

部首 女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妛 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AB8

左右結構

5315221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vbhj

vumi

zmai

42436

拼音 chī

注音 ㄔ

部首 女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5AB8筆順 5315221251214

標

媸 基本解釋

● 媸

chī ㄔˉ


  1. 相貌醜陋,與「妍」相對。

英語 an ugly woman

法語 (femme)​ laide,hideuse,bête et moche

【漢典】

媸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媸 chī

形

(1) (形聲。從女,蚩聲。本義:醜)

(2) 同本義 [ugly]。如:媸陋(面貌醜陋);媸妍自別(美醜分明)

(3) 癡 [stupid]

媸,癡也。——《集韻》

【漢典】

媸 國語辭典

媸ㄔchī
形
  1. 相貌醜陋。與「妍」相對。如:「求妍更媸」。

【漢典】
【丑集下】【女】 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媸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 媸·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赤之切【集韻】【韻會】【正韻】充之切,𠀤音嗤。【博雅】醜也,淫也,癡也。 亦作蚩。【陸機·文賦】姸蚩好惡。○按毛氏韻增分媸蚩爲二,非。

【漢典】

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日语读音 ANADORU OROKA MINIKUI MIDARU

客家话 [梅县腔] chii1 chi1 [海陆腔] chi1 zhe3 [客英字典] chi1 [台湾四县腔] cih1 ze3粤语 ci1潮州话 ci1

近代音 穿母 齊微韻 平聲陰 笞小空;中古音 穿昌母 之韻 平聲 蚩小韻 赤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咍部 ;王力系统:昌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媸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妛
𡟎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胵(chi1)
    2. 蚩(chi1)
    3. 鸱(chi1)
    4. 鴟(chi1)
    5. 螭(chi1)
    6. 殦(chi1)
    7. 魑(chi1)
    8. 䧝(chi1)
    9. 哧(chi1)
    10. 笞(chi1)
    11. 絺(chi1)
    12. 瓻(chi1)
同部首
    1. 姙
    2. 妨
    3. 娚
    4. 媟
    5. 婵
    6. 嬨
    7. 嬓
    8. 㜨
    9. 婫
    10. 嬁
    11. 㚦
    12. 婎
同筆畫
    1. 嗛
    2. 愫
    3. 㨫
    4. 皘
    5. 載
    6. 塛
    7. 㠏
    8. 䖓
    9. 馏
    10. 㼳
    11. 蒸
    12. 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