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土

部外 7

總筆畫 10

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12F2

上下結構

121525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gajf

msg

akxb

部首 土 部外 6總筆劃 9

擴展B 212F2筆順 1215251121

𡋲 基本解釋

● 𡋲

zuò ㄗㄨㄛˋ


  1. 同「坐」。《玉篇•土部》:「𡋲」,同「坐」。
【漢典】
【丑集中】【土】 𡋲·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𡋲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𡋲·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玉篇】同坐。

【漢典】
【卷十三】【土】

↳𡊎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𡋲」字頭,请參考「𡊎」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止也。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坐,古文坐。但臥切

《說文解字注》

(𡋲)止也。止,下基也。引申爲住止。凡言坐落,坐罪是也。引申爲席地而坐。小雅:不遑啓處。傳曰:啓,跪。處,居也。古謂跪爲啓。謂坐爲凥,爲處。凥俗作居。引申謂凡止箸爲坐。从畱省,从土。會意。徂臥切。十七部。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釋从土之意。从土不必土,猶畱从田不必田,皆謂所止也。故曰同意。

(坐)古文𡋲。今古文行而小篆廢矣。止必非一人,故从二人。左傳:鍼莊子爲坐。凡坐獄訟,必兩造也。

【漢典】

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坐」乙2525合1779 「坐」包2.243 「坐」說文古文 「坐」睡虎地簡23.17 「𡋲」
「坐」上(2).容.14 「坐」說文‧土部 「坐」老子甲38
「坐」武威簡.有司7
甲骨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㑅(zuo4)
    2. 䋏(zuo4)
    3. 座(zuo4)
    4. 䩦(zuo4)
    5. 作(zuo4)
    6. 唑(zuo4)
    7. 飵(zuo4)
    8. 岞(zuo4)
    9. 酢(zuo4)
    10. 胙(zuo4)
    11. 㭮(zuo4)
    12. 䔘(zuo4)
同部首
    1. 㙮
    2. 圪
    3. 墳
    4. 墶
    5. 塠
    6. 墡
    7. 坫
    8. 㙞
    9. 壦
    10. 墹
    11. 坯
    12. 埥
同筆畫
    1. 昪
    2. 拸
    3. 笀
    4. 挏
    5. 䀞
    6. 顸
    7. 盈
    8. 咽
    9. 柯
    10. 洧
    11. 项
    12. 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