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án

ㄊㄢˊ

部首 金

部外 8

總筆畫 16

簡體 锬

銛 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31F

左右結構

34112431433443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ooy

cff

puuo

89189

拼音 tán

注音 ㄊㄢˊ

部首 金 部外 8總筆劃 16

基本區 931F筆順 3411243143344334

錟 基本解釋

● 錟

tán ㄊㄢˊ


  1. 見「錟」。

英語 long spear

法語 longue lance

【漢典】

錟 國語辭典

錟ㄊㄢˊtán
名
  1. 長矛。《說文解字·金部》:「錟,長矛也。」

錟ㄒㄧㄢxiān
形
  1. 鋒利。《史記·卷六九·蘇秦傳》:「彊弩在前,錟戈在後。」

【漢典】
【戌集上】【金】 錟·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錟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錟·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𠀤徒甘切,音談。【說文】長矛也。【揚子·方言】錟謂之鈹。

又【集韻】他甘切,音䑙。

又疾染切,音漸。義𠀤同。

又【集韻】思廉切,同銛。利也。【史記·秦始皇紀】非錟於句戟長鎩也。【註】錟,一作銛。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冉切,音琰。利刃也。【史記·蘇秦傳】錟戈在後。【註】錟,由冉反。

【漢典】
【卷十四】【金】

錟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長矛也。从金炎聲,讀若老耼。徒甘切

《說文解字注》

(錟)長矛也。本義也。史記。錟戈在後。又非錟於句?長鎩。叚爲銛利字也。劉伯莊云。四廉反。而毛晃讀同剡。从金。炎聲。讀若老耼。徒甘切。八部。

【漢典】

錟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n˧˥ 韩语罗马 TAM现代韩语 담

客家话 [海陆腔] ram3 tam2 [客英字典] jam3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梅县腔] tam2 [台湾四县腔] jam3 tam2粤语 taam4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談韻 平聲 談小韻 徒甘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添部 ;王力系统:定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錟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錟」 信2.027「錟」 說文‧金部「錟」「锬」 「錟」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JPN
KOR
異體字
銛
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覃(tan2)
    2. 㺥(tan2)
    3. 㷋(tan2)
    4. 醈(tan2)
    5. 醰(tan2)
    6. 燂(tan2)
    7. 談(tan2)
    8. 檀(tan2)
    9. 昙(tan2)
    10. 弾(tan2)
    11. 鐔(tan2)
    12. 貚(tan2)
同部首
    1. 鉂
    2. 鏥
    3. 鏗
    4. 鉗
    5. 鉬
    6. 鉮
    7. 鋐
    8. 鈉
    9. 鉎
    10. 鎰
    11. 鎧
    12. 鎽
同筆畫
    1. 㽄
    2. 䩉
    3. 糑
    4. 頵
    5. 醎
    6. 篛
    7. 鍈
    8. 𠘛
    9. 壇
    10. 镜
    11. 窽
    12. 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