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án

ㄊㄢˊ

部首 木

部外 13

總筆畫 17

單 𣞀 𩠽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A80

左右结构

123441252511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ylg

dywm

fska

40916

拼音 tán

注音 ㄊㄢˊ

部首 木 部外 13總筆劃 17

統一碼 6A80筆順 12344125251125111

次 通 標

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檀

tán ㄊㄢˊ

  1. 落葉喬木,木質堅硬,用於制傢俱、樂器(亦稱“青檀”)。
  2. 淺絳色:~口(形容紅豔的嘴脣)。
  3. 〔~香〕常綠喬木,產在熱帶及亞熱帶,木質堅硬,有香氣,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藥。
  4. 〔紫~〕常綠喬木,木材堅硬,帶紅色,可制貴重傢俱或工藝品。
  5. 姓。

英語 sandalwood, hardwood; surname

德語 Tan (Eig, Fam)

法語 santal

© 漢典

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檀 tán

〈名〉

(1) (形聲。從木,亶( dǎn)聲。本義:木名。古書中稱檀的木很多,時無定指。常指豆科的黃檀,紫檀(即紅木);榆科的青檀)

(2) 同本義 [sandalwood]

檀,檀木也。——《說文》

坎坎伐檀兮。——《詩·魏風·伐檀》

(3) 又如:檀車(古代車子多用檀木爲之,故稱);檀板(樂器名。檀木製的拍板);檀柘(檀樹與柘樹);檀桐(檀木與桐木);檀槽(檀木製成的琵琶、琴等絃樂器上架弦的槽格)

(4) 香木檀的省稱,即檀香 [sandalwood]。如:檀印(檀香);檀林(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稱);檀香扇(用檀香木做骨架的扇)

(5) 情郎 [fancy man]。如:檀奴(檀郎,女子對丈夫或情郎的暱稱);檀郎謝女(喻指多才而鍾情的青年男女)

(6) 姓

詞性變化

◎ 檀 tán

〈形〉

淺紅色,淺絳色 [light red]。如:檀口香腮(比喻女子的嘴和臉紅而香);檀口(女子粉紅色的嘴脣);檀子(淺紅色顏料)

◎ 檀 tán

〈動〉

佈施 [alms]。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如:檀那國(佛語。指沒有邪惡兇殺,人們都好善樂施的理想國度);檀越(檀主,檀那。施主)

常用詞組


檀板
© 漢典

檀 國語辭典

檀ㄊㄢˊtán
名
  1. 植物名:➊ ​ 指檀香。參見「檀香 」條。➋ ​ 指青檀。榆科青檀屬,落葉喬木。高可十餘公尺。樹皮淺灰色,有小皮孔,葉為螺旋狀排列,卵形。材質堅硬細緻,供家具、農具、建材等用材。➌ ​ 指紫檀。豆科紫檀屬。產於亞洲東南部,木材淡紅色,質亦堅硬緻密,可為家具、建材等。

  2. 佛教指布施。為六度之一。為梵語dāna的音譯。全譯作「檀那」、「陀那」。

  3. 姓。如戰國時魯有檀弓。

形
  1. 淺紅色的。如:「檀色」、「檀口」。

© 漢典
【辰集中】【木】 檀·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檀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檀·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正韻】唐闌切,𠀤音壇。【說文】木也。【詩·小雅】爰有樹檀。【註】善木。【鄭風】無折我樹檀。【註】强韌之木。【周禮·冬官考工記】鄭註:輻以檀。

又【本草】紫檀白檀。【綱目】總謂之旃檀。

又州名。【前漢·地理志】白檀縣,屬漁陽郡。唐置檀州。

又姓。【統譜】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爲氏。

又【集韻】時戰切,音善。人名。春秋饔人檀。

© 漢典
【卷六】【木】

檀 《说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从木亶聲。徒乾切

『說文解字注』

(檀)檀木也。鄭風傳曰。檀、彊刃之木。刃今韌字。榽醯似檀。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榽醯先殫。從木。亶聲。徒乾切。十四部。

© 漢典

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n˧˥ 唐代读音 dhɑn日语读音 MAYUMI韩语罗马 TAN现代韩语 단越南语 đàn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an2 [宝安腔] tan2 [客语拼音字汇] tan2 [海陆腔] tan2 [梅县腔] tan2 [陆丰腔] tan3 [东莞腔] tan2 [台湾四县腔] tan2粤语 taan4

近代音 透母 寒山韻 平聲陽 壇小空;中古音 定母 寒韻 平聲 壇小韻 徒干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寒部 ;王力系统:定母 元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檀」 粹1276合29408「檀」 說文‧木部「檀」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單
𣞀
𩠽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燂(tan2)
    2. 壜(tan2)
    3. 䃪(tan2)
    4. 壇(tan2)
    5. 昙(tan2)
    6. 橝(tan2)
    7. 倓(tan2)
    8. 㷋(tan2)
    9. 㪔(tan2)
    10. 㺥(tan2)
    11. 曇(tan2)
    12. 埮(tan2)
同部首
    1. 㰕
    2. 李
    3. 㭣
    4. 柆
    5. 櫵
    6. 槼
    7. 棆
    8. 㭘
    9. 栢
    10. 櫋
    11. 琹
    12. 桙
同筆畫
    1. 駿
    2. 嬣
    3. 禦
    4. 鍑
    5. 薹
    6. 燢
    7. 濵
    8. 襎
    9. 矰
    10. 嬪
    11. 懭
    12. 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