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ǔ

ㄐㄩˇ

部首 足

部外 9

總筆畫 16

偊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3D

左右結構

2512121325125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ty

rmhlb

jiil

62127

拼音 jǔ

注音 ㄐㄩˇ

部首 足 部外 9總筆劃 16

基本區 8E3D筆順 2512121325125214

標

踽 基本解釋

● 踽

jǔ ㄐㄩˇ


  1. 〔~~〕形容獨自走路孤零零的樣子,如「~~獨行」。

英語 to walk alone; self-reliant

德語 bucklig

法語 aller seul

【漢典】

踽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踽 jǔ

副

(1) [踽踽]一個人獨行的樣子 [walk alone]。如:踽踽涼涼(孤獨淒涼的樣子)

(2) 慢步行走 [walk slowly]。如:踽步(慢步的樣子);踽踽(小步慢行的樣子)

(3) 通「傴」 [bend]。如:踽僂(傴僂)

【漢典】

踽 國語辭典

踽ㄐㄩˇjǔ
  1. 參見「踽僂」、「踽踽」等條。

【漢典】
【酉集中】【足】 踽·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踽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踽·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驅雨切【集韻】【韻會】顆羽切,𠀤音齲。【說文】疏行貌。【玉篇】獨行貌。【博雅】踽踽,行也。【詩·唐風】獨行踽踽。【傳】踽踽,無所親也。【孟子】行何爲踽踽涼涼。

又【廣韻】䠑踽。詳䠑字註。

又【廣韻】俱雨切【集韻】【韻會】果雨切,𠀤音矩。義同。

【漢典】
【卷二】【足】

踽 《說文解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䟽行皃。从足禹聲。《詩》曰:“獨行踽踽。”區主切

《說文解字注》

(踽)疏行皃。唐風。獨行踽踽。毛曰。踽踽、無所親也。按許合經傳云爾。疏、通也。引伸爲親疏。孟子。行何爲踽踽涼涼。義同。从足。禹聲。區主切。五部。詩曰。獨行踽踽。

【漢典】

踽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

客家话 [海陆腔] gi3 ki3 [客英字典] gi3 [台湾四县腔] gi3 ki3 [宝安腔] ki3 [梅县腔]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3粤语 geoi2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麌韻 上聲 齲小韻 驅雨切 三等 合口;見母 麌韻 上聲 矩小韻 俱雨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模部 ;王力系统:見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踽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踽」 說文‧足部「踽」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偊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沮(ju3)
    2. 擧(ju3)
    3. 蒟(ju3)
    4. 襷(ju3)
    5. 莒(ju3)
    6. 榘(ju3)
    7. 岨(ju3)
    8. 挙(ju3)
    9. 齟(ju3)
    10. 㪯(ju3)
    11. 䢹(ju3)
    12. 矩(ju3)
同部首
    1. 踐
    2. 跤
    3. 䟓
    4. 䠤
    5. 䠒
    6. 蹽
    7. 䟻
    8. 跘
    9. 踟
    10. 踏
    11. 䟢
    12. 躌
同筆畫
    1. 氆
    2. 縡
    3. 嬝
    4. 镝
    5. 鞔
    6. 懙
    7. 魈
    8. 螥
    9. 橀
    10. 橃
    11. 懒
    12. 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