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xū

ㄒㄩ

部首 虍

部外 6

總筆畫 12

簡體 虚

墟 虗 虚 譃 𠧝 𣦄 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65B

左上包圍結構

215315225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ang|hjng

yptm

ihku

21217

拼音 xū

注音 ㄒㄩ

部首 虍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865B筆順 215315225211

通

虛 基本解釋

● 虛

xū ㄒㄩˉ


  1. 空:~無。~實。~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邊的座位,古代以左爲尊)。空~。乘~而入。
  2. 不真實的:~僞。~假(jiǎ)。~妄。~驚。~誇。~構。~傳。~張聲勢。
  3. 內心怯懦:做賊心~。
  4. 不自滿:~心。謙~。~懷若谷(喻對人十分謙虛)。
  5. 抽象的:~詞。
  6. 衰弱:~弱。~胖。~汗。~脫。氣~。血~。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8. 同「墟」,大丘。
  9. 同「圩」,集市。

英語 false, worthless; empty, hollow

德語 bedeutungslos, inhaltslos, leer (Adj)

法語 vide,inoccupé,vacant,faux,faible,fragile,en vain

【漢典】

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虛 xū

名

(1) (「墟」的古字)(形聲。小篆字。从丘,虍( hū)聲。丘,山丘。本義:大土山)

(2) 同本義 [big mound]

虛,大丘也。崑崙丘謂之 崑崙虛。——《說文》

河出 崑崙虛。——《爾雅》

虛邑。——《易·升》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詩·傭風·定之方中》

以遊逍遙之虛。——《莊子·天運》

又如:虛莽(墟丘和草莽)

(3) 住所;處所 [dwelling place;location]

鄭國,今 河南之 新鄭,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虛也。——《漢書》

(4) 通「墟」。故城;廢址;廢墟;荒地 [ruins;wasteland]

凡十三歲而社稷爲虛。——《漢書·賈誼傳》

無由不通,無虛不敗。——《逸周書·文政》

又如:虛土(荒蕪之地);虛荒(荒蕪,荒廢);虛空(猶荒野。空曠無人之處);虛墓(墟墓。叢葬的基地)

(5) 鄉村市集 [country fair]

之虛所賣之。——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童區寄傳》

一虛皆驚

又如:虛市;虛裏(墟里,村莊);虛邑(墟落;村落);虛所(集市);虛城(墟落和城邑);虛落(墟落。村莊)

(6) 孔洞;空隙。引申爲薄弱環節 [void;hole]

若循虛而出入,則亦無能履也。——《淮南子·泛論》

又如:虛隙(空隙,漏洞)

(7) 空際,天空。引申爲凌空 [sky]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宋· 蘇軾《前赤壁賦》

又如:虛皇(天帝,指玉帝);虛碧(指清澈碧藍的天空);虛檐(凌空的房檐);虛極,虛象(指太空);虛亡(高空;太空)

(8) 指抽象的理論 [theory]

亭林之學成於貴實;予之學出於導虛。—— 清· 包世臣《藝舟雙楫》

又如:虛比浮詞(不切實際的空泛之談);虛空橫擬(憑空想像);虛喻浮言(說空話;說沒有根據的話);虛靈(生動而不可捉摸);虛見(無根之論;浮淺之見)

(9) 姓

詞性變化

◎ 虛 xū

形

(1) 空虛,與「實」相對 [emptiness;void]

虛,空也。——《爾雅》

無虛不敗。——《周書·文政》。注:「國無人謂之虛。」

有憑虛公子者。——張衡《西京賦》

倉府兩虛,國弱。——《商君書·去強》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赤壁賦》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記》

又如:虛簀(屁);虛火(爲一點小事而過分張揚);虛爵(空的飲酒器);虛壑(空谷);虛器(中空的器物);虛花(虛幻不實)

(2) 疏鬆,不堅實或不結實 [loose]。

如:虛儾(過度寬鬆);虛籠籠(疏鬆的樣子);虛閒(疏朗有致);虛薄(虛浮,不篤實)

(3) 稀少 [rare]

自此賊情漸虛,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彌大《清溪弄兵錄》

(4) 虛弱 [weak]

虛稼先死。——《呂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實也。」

又如:虛劣(虛弱);虛城(虛弱的城邑);虛孱(虛弱無能);虛頓(虛弱疲憊);虛弊(虛弱疲敝,貧乏疲睏);虛憊(虛弱疲憊)

(5) 空閒;間斷 [free;leisurely]。

如:虛日(空閒的日子);虛閒(空閒;清閒)

(6) 心慌,不踏實 [wanting in self-confidence;timid]。

如:虛心架子(不得不對付但又心中無數的意思)

(7) 謙虛 [modest;self-effacing]

足下虛心。——《漢書·李廣蘇建傳》

心不能虛。——清· 劉開《問說》

心之不虛

又如:虛中(謙虛;虛心);虛己(猶虛心);虛忝(謙詞。謂無其實而空受榮寵);虛受(虛心接受);虛恭(謙虛、恭敬)

(8) 虛假,不真實 [false;sham;nominal]

皆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又如:虛科(虛情假意);虛脾甜口(虛情假意);虛脾胃(虛情假意);虛下(演出中演員暫時退場);虛囂(虛假不實;欺詐)

(9) 道教語。指無慾無爲的思想境界 [indifferent to fame or gain]

致虛極。——《老子》。魏源本義:「虛者無慾也。」

所以貴無爲無思爲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韓非子》

又如:虛皇壇(道教太虛神的祭壇);虛夷(恬淡寡欲);虛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張虛一靜觀和玄覽,故稱)

◎ 虛 xū

動

(1) 使空出 [empty]

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史記·魏公子列傳》

天子復思,且徵以代,虛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韓愈《王公神道碑銘》

虛而浮。——宋· 沈括《夢溪筆談》

旁設一虛坐。——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虛中樂喜。——清· 劉開《問說》

又如:虛左(虛尊位以待賢能的人。古代車位以左爲尊,故虛以待之);虛寧(帝位空懸)

(2) 通「居」。居住 [reside]

非其裏而虛之,非禮也。——《荀子·大略》

(3) 使成爲廢墟 [ruin]

此其所以喪九牧之地,而虛宗廟之國也。——《荀子》

(4) 耗費 [exhausted]

虛其府庫,以備車馬。——《墨子》

渾邪率數萬之衆來降,[ 漢]虛府庫賞賜,發良民侍養,譬若奉驕子。——《史記》

◎ 虛 xū

副

徒然,白白地 [in vain]

賈生年少虛垂涕。—— 李商隱《安定城樓》

好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

又如:虛邀(空邀;白請);虛生(徒然活着,白活);虛花(白白地耗費);虛過(白白地度過);虛勞(白費力氣);虛費(白白地消耗);虛廢(白白丟棄)

常用詞組


虛報虛報虛詞虛度虛發虛根虛功虛構虛構虛光虛汗虛華虛懷虛懷若谷虛幻虛己虛假虛驕虛驚虛距虛空虛癆虛吏虛名虛擬虛胖虛飄飄虛情假意虛榮虛榮心虛弱虛設虛實虛飾虛數虛歲虛談虛套子虛脫虛妄虛僞虛位以待虛文虛文浮禮虛無虛無縹緲虛線虛像虛心虛虛實實虛言虛與委蛇虛譽虛詐虛張聲勢虛中樂善虛字
【漢典】

虛 國語辭典

虛ㄒㄩxū
名
  1. 大丘、土山。《說文解字·丘部》:「虛,大丘也。」《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升彼虛矣,以望楚矣。」通「墟」。

  2. 空間、處所。《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3. 孔穴、空隙。《淮南子·氾論》:「若循虛而出入,則亦無能履也。」漢·高誘·注:「虛,孔竅也。」

  4. 弱勢。如:「趁虛而入」。

  5. 天空。唐·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詩:「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宋·蘇軾〈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6. 方位。《易經·繫辭下》:「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7.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為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

動
  1. 空缺、空出。如:「虛位以待」。《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傳》:「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唐·李商隱〈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形
  1. 空。如:「盈虛」、「空虛」。唐·姚合〈莊居野行〉詩:「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

  2. 不自滿、不驕傲。如:「虛心」、「虛懷若谷」。《晉書·卷五十八·周訪傳》:「性謙虛,未嘗論功伐。」

  3. 衰弱。如:「氣虛」、「身體虛弱」、「她的身子很虛。」

  4. 不真實的。如:「虛名」。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5. 心愧氣餒而膽怯。如:「膽虛」、「作賊心虛」。

副
  1. 白白的、空的、徒然。如:「彈無虛發」、「虛晃一招」。唐·李商隱〈安定城樓〉詩:「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漢典】
【申集中】【虍】 虛·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虛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虛·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古文〕𣦄【唐韻】朽居切【集韻】【正韻】休居切,𠀤音噓。空虛也。

又【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又【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又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又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又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又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又【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又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又【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又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漢典】
【卷八】【丘】

↳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虛」字頭,请參考「虚」字:)
【卷八】【丘】
《說文解字》

大丘也。崐崘丘謂之崐崘虛。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从丘虍聲。丘如切。又,朽居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墟,非是。

《說文解字注》

(虚)大丠也。昆侖丠謂之昆侖虚。昆侖丘、丘之至大者也。釋水曰。河出昆侖虚。海內西經曰。海內昆侖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卽西山經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也。水部曰。泑津在昆侖虚下。按虚者、今之墟字。猶昆侖今之崐崘字也。虚本謂大丘。大則空曠。故引伸之爲空虚。如魯、少皞之虚,衛、顓頊之虚。陳、大皞之虚,鄭、祝融之虚,皆本帝都,故謂之虚。又引伸之爲凡不實之稱。邶風:其虚其邪。毛曰:虚,虚也。謂此虚字乃謂空虚,非丘虚也。一字有數義數音,則訓詁有此例。如許書巳、巳也。謂此辰巳之字。其義爲巳甚也。虚訓空,故丘亦訓空。如漢書丘亭是。自學者䍐能會通,乃分用墟虚字。別休居邱於二切。而虚之本義廢矣。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丠,丠謂之虗。此又引小司徒職文,言丘亦名虗,皆說虗篆从丘之意也。丘虚語之轉,易𦫵九三,𦫵虚邑。馬云:虚,丘也。虚猶聚也,居也。引伸爲虚落,今作墟。庸風:𦫵彼虗矣。傳曰:虚,漕虚也。从丠虍聲。邱如切。又朽居切。五部。

【漢典】

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y˥ 唐代读音 *xiu日语读音 MUNASHII韩语罗马 HE现代韩语 허

客家话 [陆丰腔] hi1 [海陆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沙头角腔] hi1 [宝安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梅县腔] hi1粤语 heoi1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虛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楷書 楷書 楷書
    「虛」 郭.老甲.24 「虛」 睡.日乙89 「虛」 說文‧丘部 「虛」 「虚」 「虛」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墟
虗
虚
譃
𠧝
𣦄
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譃(xu1)
    2. 嬃(xu1)
    3. 圩(xu1)
    4. 鑐(xu1)
    5. 湏(xu1)
    6. 戌(xu1)
    7. 㽳(xu1)
    8. 魖(xu1)
    9. 盱(xu1)
    10. 吁(xu1)
    11. 蕦(xu1)
    12. 䱬(xu1)
同部首
    1. 䖕
    2. 號
    3. 虤
    4. 䖌
    5. 虡
    6. 虏
    7. 䖍
    8. 虜
    9. 䖑
    10. 䖈
    11. 䖐
    12. 虪
同筆畫
    1. 㖸
    2. 蔇
    3. 㣫
    4. 婿
    5. 媔
    6. 詒
    7. 𠋽
    8. 筃
    9. 蛢
    10. 㲞
    11. 黍
    12. 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