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ián

ㄌㄧㄢˊ

部首 耳

部外 6

總筆畫 12

繁體 聯

聯 聨 聫 聮 䏈 𦕱 𦖹 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054

左右結構

1221114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udy

sjtk

ceug

18484

拼音 lián

注音 ㄌㄧㄢˊ

部首 耳 部外 6總筆劃 12

基本區 8054筆順 122111431134

常 標

联 基本解釋

● 联

(聯)

lián ㄌㄧㄢˊ


  1. “聯”的簡化字。

英語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德語 verbinden, anfügen ,verbinden, vereinigen ,vereinigen, einigen

法語 unir,joindre,assembler,s'allier

【漢典】

联 詳細解釋

見“聯”。

【漢典】
【未集中】【耳】 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联”字頭,请參考“聯”字。)
【未集中】【耳】 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力延切【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𠀤音連。【說文】連也。从耳,耳連於頰。从絲,絲連不絕也。【張衡·思𤣥賦】繽聯翩兮紛暗曖。【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又官聯。【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聯,以會官治。【註】聯,讀爲連。謂連事通職相佐助也。

又合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三曰聯兄弟。【註】聯,猶合也。

又【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爲比,十家爲聯。五人爲伍,十人爲聯。四閭爲族,八閭爲聯。

又【集韻】連彥切,音𤹨。不絕也。

【漢典】
【卷十二】【耳】

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联”字頭,请參考“聯”字:)
【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連也。从耳,耳連於頰也;从絲,絲連不絕也。力延切

《說文解字注》

(聯)連也。連者,負車也。負車者,以人輓車。人與車相屬,因以爲凡相連屬之偁。周人用䏈字,漢人用連字,古今字也。周禮:官䏈以會官治。鄭注:䏈讀爲連,古書連作䏈。此以今字釋古字之例。从耳从絲。四字今補。會意。力延切。十四部。从耳,耳連於頰。故从耳。从絲,絲連不絶也。故又从絲。

【漢典】

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æn˧˥

粤语 lyun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联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聯」。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䋙」 粹720合32176「𦕱」 𦕱作父丁觶西周早期集成6446「聯」 包2.265「聯」 說文‧耳部「聯」 「联」「联」
「䋙」 粹899合32176「𦕱」 作耳糸鬲西周中期集成470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聯
聨
聫
聮
䏈
𦕱
𦖹
𦘈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慩(lian2)
    2. 臁(lian2)
    3. 䏈(lian2)
    4. 籢(lian2)
    5. 䆂(lian2)
    6. 薕(lian2)
    7. 帘(lian2)
    8. 覝(lian2)
    9. 燫(lian2)
    10. 聯(lian2)
    11. 亷(lian2)
    12. 奩(lian2)
同部首
    1. 聤
    2. 聠
    3. 䎺
    4. 耾
    5. 耻
    6. 聋
    7. 聶
    8. 聇
    9. 耸
    10. 聺
    11. 聽
    12. 聴
同筆畫
    1. 番
    2. 蛲
    3. 㗐
    4. 颎
    5. 睋
    6. 蒇
    7. 禄
    8. 瓽
    9. 嵖
    10. 犈
    11. 惺
    12. 溠
初中古詩詞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明·魏学洢 《核舟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