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liáng

ㄌㄧㄤˊ

部首 木

部外 8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90B

左右結構

12344125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yiy

dyrf

fsjk

40996

拼音 liáng

注音 ㄌㄧㄤˊ

部首 木 部外 8總筆劃 12

基本區 690B筆順 123441251234

標

椋 基本解釋

● 椋

liáng ㄌㄧㄤˊ


  1. 〔~子木〕古書上說的一種樹,亦稱「即來」、「鬆楊」、「燈臺樹」。
  2. 〔~鳥〕鳥類的一科,喜羣飛,食種子和昆蟲,有的善於模仿別的鳥叫。如「八哥」、「鷗椋」等。

英語 fruit

【漢典】

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椋 liáng

常用詞組


椋鳥
【漢典】
【辰集中】【木】 椋·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椋·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說文】卽來也。【爾雅·釋木】椋,卽來。詳棶字註。

【漢典】
【卷六】【木】

椋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即來也。从木京聲。呂張切

《說文解字注》

(椋)卽來也。釋木曰。椋卽棶。釋文曰。棶埤蒼、字林作來。本說文也。絫𧦝曰卽來。單𧦝曰來。唐本艸謂之椋子木。从木。京聲。吕張切。十部。

【漢典】

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ɑŋ˧˥ 日语读音 MUKU KURA韩语罗马 LYANG现代韩语 량

客家话 [宝安腔] li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海陆腔] l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粤语 loeng4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陽韻 平聲 良小韻 吕張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唐部 ;王力系统:來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椋」 說文‧木部「椋」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JPN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莨(liang2)
    2. 鿄(liang2)
    3. 䝶(liang2)
    4. 梁(liang2)
    5. 辌(liang2)
    6. 粱(liang2)
    7. 䣼(liang2)
    8. 凉(liang2)
    9. 涼(liang2)
    10. 鿌(liang2)
    11. 俍(liang2)
    12. 䭪(liang2)
同部首
    1. 櫓
    2. 杀
    3. 梌
    4. 榵
    5. 朻
    6. 椸
    7. 柵
    8. 枹
    9. 柍
    10. 杚
    11. 枒
    12. 欐
同筆畫
    1. 䣳
    2. 嵯
    3. 祿
    4. 竦
    5. 䛍
    6. 溅
    7. 詓
    8. 喆
    9. 㪒
    10. 極
    11. 𠅭
    12. 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