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ì

ㄘˋ

部首 木

部外 2

總筆畫 6

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73F

單體結構

125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mii|smv

db

fld

50902

拼音 cì

注音 ㄘˋ

部首 木 部外 2總筆劃 6

基本區 673F筆順 125234

朿 基本解釋

● 朿

cì ㄘˋ


  1. 同「刺」。

英語 stab

德語 Stich (S)​,erstechen (V)

法語 coup de couteau

【漢典】

朿 國語辭典

朿ㄘˋcì
名
  1. 木芒,樹木枝葉上最尖銳的部位。《說文解字·朿部》:「朿,木芒也。」

【漢典】
【辰集中】【木】 朿·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朿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朿·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𠀤七賜切,音刺。【說文】木芒也。徐鍇曰:草木之朿。茦、莿二文,音義𠀤同。○按《說文》朿自爲部,棗、棘字从之,今誤入。

【漢典】
【卷七】【朿】

朿 《說文解字》

【卷七】【朿】
《說文解字》

木芒也。象形。凡朿之屬皆从朿。讀若刺。七賜切

《說文解字注》

(朿)木芒也。芒者、艸耑也。引伸爲凡鑯銳之偁。今俗用鋒鋩字古衹作芒。朿今字作刺。刺行而朿廢矣。方言曰。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閒謂之茦。或謂之壯。自關而東或謂之梗。或謂之劌。自關而西謂之刺。江湘之閒謂之棘。象形。不言从木者。朿附於木。故但言象形也。凡朿之屬皆从朿。讀若刺。七賜切。十六部。

【漢典】

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ɿ˥˧ 日语读音 TOGE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ih5 [台湾四县腔] cih5 [梅县腔] ze5 [海陆腔] cih5粤语 ci3潮州话 ci3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寘韻 去聲 刺小韻 七賜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錫部 ;王力系统:清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朿」 乙5384合22077「朿」 朿作父辛卣西周早期集成5333「朿」 包2.167「朿」 說文‧朿部「朿」
「朿」 佚382合11181「朿」 朿作父辛卣西周早期集成5333「朿」 郭.老甲.14
「朿」 乙8697合22288「朿」 厚趠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30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佽(ci4)
    2. 賜(ci4)
    3. 𠕞(ci4)
    4. 蛓(ci4)
    5. 䓧(ci4)
    6. 茦(ci4)
    7. 刺(ci4)
    8. 刾(ci4)
    9. 絘(ci4)
    10. 䦻(ci4)
    11. 㩞(ci4)
    12. 䰍(ci4)
同部首
    1. 榨
    2. 榡
    3. 欉
    4. 㯠
    5. 檯
    6. 杴
    7. 㮁
    8. 檋
    9. 楒
    10. 枷
    11. 㮳
    12. 椝
同筆畫
    1. 㚣
    2. 朲
    3. 齐
    4. 讽
    5. 亘
    6. 欢
    7. 𠇂
    8. 㧈
    9. 䢹
    10. 吒
    11. 㺩
    12. 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