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īng

yìng

ㄧㄥ

ㄧㄥˋ

部首 广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應

應 譍 応 𠩍 𡄖 𤻮 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E94

半包圍結構

4134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id|oigd

ifm

tgva

00219

拼音 yīng yìng

注音 ㄧㄥ ㄧㄥˋ

部首 广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5E94筆順 4134431

常 標

应 基本解釋

● 应

(應)


  1. 「應」的簡化字。

英語 should, ought to, must

德語 sollen (V)​,antworten, begegnen, sich anpassen (V)​,Ying (Eig, Fam)

法語 falloir,devoir,répondre à,répondre à,accepter,consentir

【漢典】

应 詳細解釋

見「應」。

【漢典】
【卯集上】【心】 應·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应」字頭,请參考「應」字。)
【卯集上】【心】 應·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𤸰聲。【徐曰】𤸰,鷹字也。本作𤻮,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漢典】
【卷十】【心】

↳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应」字頭,请參考「應」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當也。从心𨿳聲。於陵切

《說文解字注》

(應)當也。當,田相值也。引伸爲凡相對之偁。凡言語應對之字卽用此。大徐言部增譍字,非也。諾下,讎下,唉下,對下譍字皆當改正。从心𨿳聲。於陵切。六部。

【漢典】

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jiŋ˥˧

粤语 jing1 jing3潮州话 êng1(eng) êng3(èng)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应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應」。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䧹」䧹公鼎西周早期集成2554 「應」包2.174   「應」說文‧心部 「應」睡虎地簡34.38 「應」 「应」 「應」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應
譍
応
𠩍
𡄖
𤻮
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攖(ying1)
    2. 锳(ying1)
    3. 罌(ying1)
    4. 鸎(ying1)
    5. 応(ying1)
    6. 鶑(ying1)
    7. 應(ying1)
    8. 罃(ying1)
    9. 柍(ying1)
    10. 旲(ying1)
    11. 霙(ying1)
    12. 焸(ying1)
    13. 鱦(ying4)
    14. 硬(ying4)
    15. 䵥(ying4)
    16. 應(ying4)
    17. 媵(ying4)
    18. 䙬(ying4)
    19. 膡(ying4)
    20. 䁐(ying4)
    21. 映(ying4)
    22. 㑞(ying4)
    23. 鞕(ying4)
    24. 㶈(ying4)
同部首
    1. 庾
    2. 廍
    3. 廫
    4. 廭
    5. 㢔
    6. 庂
    7. 庚
    8. 廑
    9. 廆
    10. 廘
    11. 㡹
    12. 㢁
同筆畫
    1. 邰
    2. 汶
    3. 㤋
    4. 局
    5. 呎
    6. 匣
    7. 帋
    8. 𠇯
    9. 吣
    10. 麦
    11. 𠇠
    12. 甹
小學古詩詞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 《小儿垂钓》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南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杨氏之子》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唐·皮日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初中古詩詞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 《水调歌头》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唐·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