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fú

bó

ㄈㄨˊ

ㄅㄛˊ

部首 足

部外 6

總筆畫 13

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7EE

左右結構

25121213213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wd

rmoik

jigs

63184

拼音 fú bó

注音 ㄈㄨˊ ㄅㄛˊ

部首 足 部外 6總筆劃 13

擴展A 47EE筆順 2512121321344

䟮 基本解釋

● 䟮

fú ㄈㄨˊ


  1. 行貌。
  2. 彎曲手腳伏地。

● 䟮

bó ㄅㄛˊ


  1. 崩。

英語 (same as 匐) to crawl on hands and knees, to fall in ruins; to slip down

【漢典】
【酉集中】【足】 䟮·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䟮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䟮·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集韻】房六切,音伏。【玉篇】行貌。【類篇】屈手足伏地。

又【左思·吳都賦】魂褫氣躡而自踢䟮者,應弦而飮羽。【註】䟮,崩也。

又【集韻】鼻墨切。與匐同。

【漢典】
【卷九】【勹】

↳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䟮」字頭,请參考「匐」字:)
【卷九】【勹】
《說文解字》

伏地也。从勹畐聲。蒲北切

《說文解字注》

(匐)伏地也。匐伏曡韵。釋名曰:匍匐,小兒時也,匍猶捕也。藉索可執取之言也。匐伏也,伏地行也。人雖長大,及其求事盡力之勤,猶亦稱之。詩曰:凡民有䘮,匍匐救之是也。按二篆可合用,可析言。从勹畐聲。蒲北切。一部。

【漢典】

䟮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鮄(fu2)
    2. 匐(fu2)
    3. 鵩(fu2)
    4. 甶(fu2)
    5. 葍(fu2)
    6. 癁(fu2)
    7. 哹(fu2)
    8. 綍(fu2)
    9. 芙(fu2)
    10. 紼(fu2)
    11. 踾(fu2)
    12. 䵾(fu2)
同部首
    1. 躡
    2. 蹋
    3. 跕
    4. 䠃
    5. 䟝
    6. 躨
    7. 䠀
    8. 蹕
    9. 躟
    10. 躆
    11. 蹠
    12. 䠊
同筆畫
    1. 僅
    2. 㮜
    3. 䖽
    4. 酩
    5. 寝
    6. 㟶
    7. 碂
    8. 蓢
    9. 蓔
    10. 艆
    11. 鉴
    12. 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