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ǔ

ㄆㄨˇ

部首 木

部外 14

總筆畫 18

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BF7

左右結構

1234322243143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woy|swog

doto

fnku

42985

拼音 pǔ

注音 ㄆㄨˇ

部首 木 部外 14總筆劃 18

擴展A 3BF7筆順 123432224314311134

㯷 基本解釋

● 㯷

pǔ ㄆㄨˇ


  1. 一種棗樹。
  2. 叢生的樹木。
  3. 堅。

英語 dates, a kind of oak; Quercus dentata, (same as 樸) a shrub (plant); thicket, strong and durable, a county in ancient times

【漢典】
【辰集中】【木】 㯷·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㯷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㯷·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集韻】博木切,音卜。【說文】棗也。

又【集韻】普木切,音扑。堅也,苞也,叢也。

又【類篇】匹角切。小木也。樸、檏𠀤同。

【漢典】
【卷六】【木】

㯷 《說文解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棗也。从木僕聲。博木切

《說文解字注》

(㯷)㯷棗也。釋木言棗之名十有一。繼之言櫬梧。繼之言樸枹者。是今爾雅樸不謂棗也。疑許所據有不同。故云尒。寇宗奭曰。御棗甘美輕?。今人所謂撲落酥者是。㯷棗豈卽御棗歟。㯷樸古今字。大雅毛傳曰。樸、枹木也。方言曰。㯷、盡也。南楚凡物盡生者曰㯷生。郭云。今種物皆生曰㯷地生也。又曰。㯷、聚也。楚謂之㯷。郭云。㯷屬、藂相箸皃。按詩、爾雅之樸。皆當同方言作㯷。㯷從僕、附也。考工記樸屬猶附箸、文𨕖廛閈撲地字皆當作㯷。釋木、毛傳皆訓㯷爲枹。許以爲棗名則褊矣。從木。僕聲。博木切。三部。

【漢典】

㯷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郭.老甲.9 「㯷」說文‧木部 「㯷」老子乙231上 「㯷」
「」郭.老甲.32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墣(pu2)
    2. 葡(pu2)
    3. 蒲(pu2)
    4. 僕(pu2)
    5. 莆(pu2)
    6. 䪬(pu2)
    7. 䴆(pu2)
    8. 鏷(pu2)
    9. 濮(pu2)
    10. 䔕(pu2)
    11. 箁(pu2)
    12. 匍(pu2)
同部首
    1. 杣
    2. 欞
    3. 檸
    4. 枋
    5. 杅
    6. 欅
    7. 棳
    8. 楥
    9. 格
    10. 柔
    11. 果
    12. 檘
同筆畫
    1. 䝐
    2. 擽
    3. 礠
    4. 懕
    5. 䵽
    6. 騎
    7. 嬸
    8. 癜
    9. 謲
    10. 糣
    11. 䎖
    12. 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