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方

部外 4

總筆畫 8

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AC4

上下結構

11354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qyb|fqyr

mmps

bdrs

10227

部首 方 部外 4總筆劃 8

擴展A 3AC4筆順 11354153

㫄 基本解釋

● 㫄

páng ㄆㄤˊ


  1. 同「旁」。《類篇•方部》:「㫄,隸作旁。」《韓非子•内儲説下》:「文玉資費仲而游於於紂之㫄。」

英語 (same as 旁) side, by the side of; nearby

【漢典】
【卯集下】【方】 㫄·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㫄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 㫄·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廣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𠀤音螃。【說文】溥也。从二闕,方聲。○按二卽上字,《說文》在上部,今倂入。經典相承作旁。詳旁字註。

【漢典】
【卷一】【丄】

↳旁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㫄」字頭,请參考「旁」字:)
【卷一】【丄】
《說文解字》

溥也。从二,闕;方聲。㝑,古文㫄。𣃙,亦古文㫄。雱,籒文。步光切〖注〗旁。

《說文解字注》

(旁)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㫄魄四塞。張揖曰:㫄,衍也。廣雅曰:㫄,大也。按㫄讀如𣶢,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𠄞。闕。闕謂从之說未聞也。李陽冰曰:象㫄達之形也。按自序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或謂義,分別讀之。方聲。凡徐氏鉉鍇𠄞本不同,各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之說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

(𣃟)古文㫄。以許說推之,亦小篆从二,古文从一也。

(𣃙)亦古文㫄。李斯改一爲二,則爲小篆。

(雱)籒文。詩:雨雪其雱。故訓傳曰:雱,盛皃。卽此字也。籒文从雨,衆多如雨意也。毛云盛:與許云溥正合。今人不知㫄、雱同字,音讀各殊。古形、古音、古義、皆廢矣。

【漢典】

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旁」拾5.10合33198 「旁」梁十九年亡智鼎戰國晚期集成2746 「旁」帛甲5.19 「旁」說文古文 「旁」相馬經1上 「㫄」
「旁」林1.17.15合8623 「旁」㚤理又每簋西周晚期集成3845 「旁」說文古文 「旁」居延簡甲558
「旁」旁肁鼎西周集成2071 「雱」說文籀文 「旁」禮器碑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旁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螃(pang2)
    2. 庬(pang2)
    3. 㑂(pang2)
    4. 逄(pang2)
    5. 䂇(pang2)
    6. 鰟(pang2)
    7. 趽(pang2)
    8. 磅(pang2)
    9. 徬(pang2)
    10. 龎(pang2)
    11. 尨(pang2)
    12. 䠙(pang2)
同部首
    1. 旚
    2. 㫌
    3. 旎
    4. 旝
    5. 旖
    6. 㫇
    7. 㫈
    8. 旛
    9. 旘
    10. 㫊
    11. 旆
    12. 旅
同筆畫
    1. 驾
    2. 服
    3. 或
    4. 戗
    5. 戕
    6. 岻
    7. 歨
    8. 诟
    9. 竺
    10. 败
    11. 规
    12. 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