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ǎo

liú

ㄧㄠˇ

ㄌㄧㄡˊ

部首 方

部外 8

總筆畫 12

㫏 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ACD

左右結構

415331322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twt

ysook

syim

08248

拼音 yǎo liú

注音 ㄧㄠˇ ㄌㄧㄡˊ

部首 方 部外 9總筆劃 13

擴展A 3ACD筆順 4153313223134

㫍 基本解釋

● 㫍

liú ㄌ〡ㄡˊ 又 yóu 〡ㄡˊ


  1. 同「斿」。古代旌旗末端直幅、飄帶之類的下垂飾物。《説文•㫃部》:「㫍,旌旗之流也。」

● 㫍

yăo 〡ㄠˇ


  1. 同「㫏」。旗屬;旗貌。《集韻•筱韻》:「㫏,《説文》:『旗屬。』一曰旗皃。或从攸。」

英語 the scallops along the lower edge of a flag; the hanging decorations (ribbons, etc.) of a flag used in ancient times, a kind of flag

【漢典】
【卯集下】【方】 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㫍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 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𠀤音由。斿,或作㫍。【說文】旌旗之旒也。

又【廣韻】【集韻】𠀤餘招切,音遙。義同。

又【集韻】伊鳥切,音杳。㫏,或作㫍。旗貌。

【漢典】
【卷七】【㫃】

㫍 《說文解字》

【卷七】【㫃】
《說文解字》

旌旗之流也。从㫃攸聲。以周切

《說文解字注》

(㫍)旌旗之流也。宋刊本皆作流。作旒者俗。从㫃攸聲。以周切。三部。篇、韵皆餘昭切。

【漢典】

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㫍」說文‧㫃部 「㫍」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㫏
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郵(you2)
    2. 蕕(you2)
    3. 駀(you2)
    4. 訧(you2)
    5. 輏(you2)
    6. 莜(you2)
    7. 蝣(you2)
    8. 㻀(you2)
    9. 柚(you2)
    10. 㒡(you2)
    11. 䚃(you2)
    12. 櫾(you2)
同部首
    1. 斺
    2. 旉
    3. 㫎
    4. 旖
    5. 旅
    6. 斿
    7. 施
    8. 旑
    9. 旋
    10. 族
    11. 旗
    12. 㫇
同筆畫
    1. 嫀
    2. 嫐
    3. 筨
    4. 敯
    5. 寚
    6. 䫺
    7. 當
    8. 碌
    9. 䪞
    10. 溑
    11. 蒯
    12. 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