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入

部外 5

總筆畫 7

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4B3

嵌套結構

25234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mhty

bloo

ldoo

77220

部首 入 部外 5總筆劃 7

擴展A 34B3筆順 2523434

㒳 基本解釋

● 㒳


  1. 同「兩」。

英語 (ancient form of 兩) two, a pair; a couple; both

【漢典】
【子集下】【入】 㒳·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㒳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入】 㒳·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5

【玉篇】古文兩字。註詳六畫。【說文】从冂从𠓜。【徐曰】从二入也。此本爲兩再之㒳。今經傳皆作兩。

【漢典】
【卷七】【㒳】

㒳 《說文解字》

【卷七】【㒳】
《說文解字》

再也。从冂,闕。《易》曰:“參天㒳地。”凡㒳之屬皆从㒳。良奬切

《說文解字注》

(㒳)再也。爯部曰。再者、一舉而二也。凡物有二。其字作㒳不作兩。兩者、二十四銖之偁也。今字兩行而㒳廢矣。从冂。覆其上也。从𠓜。入部曰。𠓜、二入也。㒳从此。與此正相印合。而鉉本此作从冖、闕。其誤甚矣。从丨。二字今補。葢爲二入之介也。良奬切。十部。易曰。參天㒳地。說卦傳文。葢孟氏易如此。凡㒳之屬皆从㒳。

【漢典】

㒳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兩」臣女大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29 「兩」包2.111 「兩」睡.秦130 「㒳」說文‧㒳部 「㒳」
「兩」欮簋西周早期集成3745 「兩」包2.115
「兩」㒼簋西周中期集成4195 「兩」上(1).孔.13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兩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掚(liang3)
    2. 䠃(liang3)
    3. 裲(liang3)
    4. 蜽(liang3)
    5. 唡(liang3)
    6. 㔝(liang3)
    7. 匁(liang3)
    8. 魎(liang3)
    9. 𠓜(liang3)
    10. 脼(liang3)
    11. 兩(liang3)
    12. 魉(liang3)
同部首
    1. 𠓮
    2. 𠌊
    3. 𠓷
    4. 佘
    5. 𠌂
    6. 𠓧
    7. 𠎜
    8. 仄
    9. 𠊌
    10. 𠓫
    11. 𠏏
    12. 𠎏
同筆畫
    1. 𠔊
    2. 吷
    3. 杉
    4. 㑃
    5. 社
    6. 坁
    7. 杋
    8. 攼
    9. 刡
    10. 忡
    11. 初
    12. 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