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豆

部外 8

总笔画 15

卺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BF7

上下结构

1212525341251431

五笔

仓颉

郑码

abiu

tnet

exju

部首 豆 部外 8总笔画 15

扩展B 27BF7笔顺 1212525341251431

𧯷 基本解释

● 𧯷


  1. 同“卺”。
【漢典】
【酉集中】【豆】 𧯷·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𧯷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豆】 𧯷·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居隱切【集韻】几隱切,𠀤音謹。【說文】蠡也。【廣韻】以瓢爲酒器,婚禮用之也。【類篇】或作卺。【禮·昏義】合卺而酳。【註】破瓢爲巵也。 【說文】从豆,蒸省聲。俗作𧯢,非。

【漢典】
【卷五】【豆】

𧯷 《说文解字》

【卷五】【豆】
《說文解字》

蠡也。从豆,蒸省聲。居隱切

《說文解字注》

(𧯷)蠡也。瓠部曰。瓢、蠡也。然則?、瓢也。蠡、說文三見。斗部曰。斡、蠡柄也。倂此及瓠部凡三見也。蠡之言離。方言曰。劙、解也。一瓠離爲二、故曰蠡。鄭注鬯人云。瓢謂瓢蠡也。漢書。以蠡測海。張晏曰。蠡、瓠瓢也。字皆借蠡。九歎。瓟㼖蠹於筐簏。急就篇。㼖𦫵參𦫵半巵觛。方言。㼖或謂之瓢。或謂之簞。或謂之𣟵。則字皆从瓜。王伯厚注急就云。皇象碑本作盠。李本作蠡。廣韵齊、薺韵皆有盠。士昏禮。四爵合巹。注云。合巹、破匏也。昏義亦作巹。正義云。以一瓠分爲㒳瓢。巹者、?之假借字。巹从丞聲。?从䒱聲。故同音假借。从豆。此非豆而从豆者、謂瓠可盛飮食。略同豆。蒸省聲。艸部蒸或省火作䒱。不云䒱聲者、葢䒱字後出也。古音在六部。今音居隱切。劉昌宗、吕忱反語巳誤。

【漢典】

𧯷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𧯷」說文‧豆部 「𧯷」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卺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瑾(jin3)
    2. 䥆(jin3)
    3. 厪(jin3)
    4. 蓳(jin3)
    5. 謹(jin3)
    6. 菫(jin3)
    7. 槿(jin3)
    8. 婜(jin3)
    9. 㯸(jin3)
    10. 谨(jin3)
    11. 䤐(jin3)
    12. 饉(jin3)
同部首
    1. 䜵
    2. 䜳
    3. 豍
    4. 䜾
    5. 䜽
    6. 豆
    7. 䜶
    8. 䜼
    9. 䜿
    10. 豒
    11. 䜻
    12. 豊
同笔画
    1. 錓
    2. 瑻
    3. 䐯
    4. 踝
    5. 䔮
    6. 糂
    7. 磎
    8. 䬅
    9. 韯
    10. 翧
    11. 㪦
    12. 蕚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