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kuì

ㄎㄨㄣˋ

部首 口

部外 12

总笔画 15

喟 𠿥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633

左右结构

25125121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khm

rlmc

jjal

65086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ㄣˋ

部首 口 部外 12总笔画 15

统一码 5633笔顺 251251212511134

嘳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嘳

kuì ㄎㄨㄣˋ

  1. 古同“喟”,叹息。
  2. 讥讽。
  3. 哀怜。
© 汉典
【丑集上】【口】 嘳·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嘳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嘳·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𠀤苦怪切,音蒯。【說文】本作𡃪,太息也。【晏子·雜篇】嘳然而歎。【集韻】或作㕟。

又【廣韻】譏他人也。

又【集韻】呼怪切,音𧱳。【字林】息憐也。【揚子·方言】嘳,憐也,沅灃之原,凡言相憐哀謂之嘳。【集韻】或作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丘媿切,音䰎。【廣韻】與喟同。詳前喟字註。

© 汉典
【】【】

嘳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喟或从貴。胃貴聲同部。
© 汉典

嘳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日语读音 AWAREMU SOSHIRU TAMEIKISURU韩语罗马 KOY

粤语 kwaai3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怪韻 去聲 蒯小韻 苦怪切 二等 合口;溪母 至韻 去聲 喟小韻 丘愧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沒部 ;王力系统:溪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喟」 說文‧口部「嘳」
「嘳」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喟
𠿥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謉(kui4)
    2. 愦(kui4)
    3. 䇻(kui4)
    4. 膭(kui4)
    5. 䙌(kui4)
    6. 㾠(kui4)
    7. 䕚(kui4)
    8. 匮(kui4)
    9. 䈐(kui4)
    10. 㱮(kui4)
    11. 㕟(kui4)
    12. 䍪(kui4)
同部首
    1. 喾
    2. 噌
    3. 嗩
    4. 哗
    5. 噗
    6. 咱
    7. 咻
    8. 噋
    9. 喥
    10. 㗄
    11. 嚇
    12. 咥
同笔画
    1. 鋒
    2. 㠆
    3. 鹢
    4. 䴘
    5. 䝶
    6. 㯄
    7. 骺
    8. 镎
    9. 踪
    10. 䚆
    11. 㗺
    12. 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