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nǜ

ㄋㄩˋ

部首 心

部外 6

总笔画 10

聏 𠷼 𢟄 𦗂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067

上下结构

1325224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dmjn

mbp

glwz

10332

拼音 nǜ

注音 ㄋㄩˋ

部首 心 部外 6总笔画 10

基本区 6067笔顺 1325224544

标

恧 基本解释

● 恧

nǜ ㄋㄩˋ


  1. 惭愧:愧~。

德语 beschämt (Adj)

法语 se sentir honteux,confus

【漢典】

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恧 nǜ

形

(1) 自愧 [be ashamed]

恧,惭也。从心,而声。——《说文》

山之东西,自愧曰恧。——《方言六》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后汉书·张衡传》

处之不惭恧。——《汉书·王莽传上》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嵇康《幽愤歌》

(2) 又如:恧颜(惭愧);恧步(惶愧却步);恧怩(惭愧忸怩);恧恧(惭愧的样子);恧然(惭愧的样子);恧缩(惭愧而畏缩)

【漢典】

恧 國語辭典

恧ㄋㄩˋnǜ
動
  1. 羞慚、慚愧。如:「慚恧」。《文選·嵇康·幽憤詩》:「內負宿心,外恧良朋。」唐·柳宗元〈乞巧文〉:「言語譎詭,令臣縮恧。」

【漢典】
【卯集上】【心】 恧·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恧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恧·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六切,音忸。【說文】慙也。从心而聲。【徐曰】心挫衂也。【小爾雅】心愧爲恧。【揚子·方言】山之東西,自愧曰恧。

又叶女力切,音匿。【張衡·思𤣥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敕。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又或作忸。【六書精蕰】从而从心。髡首而心懷慙也。

【漢典】
【卷十】【心】

恧 《说文解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慙也。从心而聲。女六切

《說文解字注》

(恧)慙也。从心。而聲。女六切。古音在一部。音轉入三部。屋韵。

【漢典】

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ny˥˧ 日语读音 HAJIRU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nug6 [海陆腔] nuk7 nut7 [客英字典] nuk7 [台湾四县腔] nuk7 nut7 [梅县腔] nuk7粤语 nuk1 nuk6

近代音 中古音 孃母 屋韻 入聲 (肭)〔朒〕小韻 女六切 三等 合口;孃母 職韻 入聲 匿小韻 女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德部 ;王力系统:泥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恧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恧」 郭.語2.17「恧」 說文‧心部「恧」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聏
𠷼
𢟄
𦗂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衄(nv4)
    2. 聏(nv4)
    3. 朒(nv4)
    4. 衂(nv4)
    5. 沑(nv4)
同部首
    1. 㥐
    2. 恕
    3. 憋
    4. 患
    5. 慸
    6. 怤
    7. 㥨
    8. 惣
    9. 志
    10. 悥
    11. 憑
    12. 恣
同笔画
    1. 莘
    2. 谊
    3. 栺
    4. 㤽
    5. 蚉
    6. 臬
    7. 䓎
    8. 特
    9. 㑬
    10. 崀
    11. 䥽
    12. 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