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lái

ㄌㄞˊ

部首 阝

部外 8

总笔画 10

萊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0F2

左右结构

13434234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wwb

donl

fooy

47927

拼音 lái

注音 ㄌㄞˊ

部首 阝 部外 8总笔画 10

基本区 90F2笔顺 1343423452

郲 基本解释

● 郲

lái ㄌㄞˊ


  1. 古国名,中国春秋时被齐所灭。故地在今山东省龙口市莱子城一带。亦作“莱”。
  2. 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郑,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厘城旧址。
  3. 姓。
【漢典】

郲 國語辭典

郲ㄌㄞˊlái
名
  1. 地名。春秋時鄭屬地,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滎陽縣境。

【漢典】
【酉集下】【邑】 郲·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郲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郲·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𠀤音來。地名。【春秋·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釐城,鄭地也。

又山名。【前漢·王尊傳】行部至卭郲。【註】卭郲,山名也,在蜀郡嚴道縣。

又【廣韻】落猥切,音磥。𨝀郲,不平貌。

【漢典】
【卷一】【艸】

↳萊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郲”字头,请参考“萊”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蔓華也。从艸來聲。洛哀切

《說文解字注》

(萊)蔓華也。今釋艸作釐,蔓華。許所見作萊,小雅北山有萊之萊,未知卽此與不也。經典多用爲艸萊字。从艸來聲。洛哀切。一部。籒文作𦻣。

【漢典】

郲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Ąi˧˥

客家话 [海陆腔] loi2 [客英字典] loi2 [台湾四县腔] loi2 [宝安腔] loi2 [客语拼音字汇] loi2粤语 loi4潮州话 lai5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咍韻 平聲 來小韻 落哀切 一等 開口;來母 賄韻 上聲 磥小韻 落猥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咍部 ;王力系统:來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郲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萊」 說文‧艸部「郲」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萊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崍(lai2)
    2. 来(lai2)
    3. 麳(lai2)
    4. 猍(lai2)
    5. 䠭(lai2)
    6. 㚓(lai2)
    7. 莱(lai2)
    8. 騋(lai2)
    9. 來(lai2)
    10. 淶(lai2)
    11. 䚅(lai2)
    12. 崃(lai2)
同部首
    1. 隢
    2. 鄇
    3. 鄔
    4. 陵
    5. 陱
    6. 䧑
    7. 邾
    8. 鄲
    9. 酁
    10. 降
    11. 邶
    12. 䧋
同笔画
    1. 留
    2. 笐
    3. 畕
    4. 𠗛
    5. 紋
    6. 這
    7. 𠉭
    8. 秤
    9. 䧑
    10. 欮
    11. 𠖏
    12. 𠉹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