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kān

ㄎㄢ

部首 龍

部外 6

总笔画 22

简体 龛

龛 𪚕 𪚡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F95

上下结构

3412514143125111515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gkd

orybp

odjs

80211

拼音 kān

注音 ㄎㄢ

部首 龍 部外 6总笔画 22

基本区 9F95笔顺 3412514143125111515111

龕 基本解释

● 龕

kān ㄎㄢ


  1. 供奉神佛的小閣或櫃子。唐杜甫《山寺》:“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莓苔。”
  2. 塔中存放僧人骨灰或遺體的地方。五代貫休《送人歸夏口》:“儻經三祖寺,一為禮龕墳。”
  3. 龍貌。《説文•龍部》:“龕,龍皃。”
  4. 容納;盛受。《方言》卷六:“龕,受也……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晋言容盛也。”
  5. 空間較小的窟穴或房屋。宋范成大《冬春行》:“土倉瓦龕分蓋藏,不蠹不腐常新香。”
  6. 聲。《方言》卷十三:“𪚕(龕),聲也。”《玉篇•龍部》:“𪚕(龕),聲也。”
  7. 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
  8. 通“戡”。攻取;平定。《法言•重黎》:“劉龕南陽,項救河北。”
  9. 通“堪”。勝任。《逸周書•祭公》:“周克龕紹成、康之業,以將天命。”

● 龕

kè ㄎㄜˋ


  1. 方言。副詞。相當於“可”。《樂府•讀曲歌》:“茱萸持捻泥,龕有殺子像。”

英语 niche, shrine

德语 heilig (S)​,Nische (S)

法语 cassette,niche,contenir

【漢典】

龕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龕

龕 kān

名

(1) (形聲。從龍,合聲。本義:龍的樣子)

(2) 同本義 [dragon's shape]

龕,龍貌也。——《說文》

(3) 小窟或小屋 [small cave;houselet]。

如:龕居(以石屋爲居);龕窟(懸在壁上的洞穴)

(4) 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閣 [niche]

莊嚴龕像,首於西峯石壁。——江總《攝山棲霞寺碑》

又如:壁龕;龕火(壁龕中 燈火);龕牖(窗形的石龕);龕座(放神主的小室);龕像(壁龕中的佛像)

(5) 盛放神聖物品的盒子 [shrine]。

如:龕子(僧棺);佛龕

(6) 塔,塔下室 [cell]

倘經三祖寺,一爲禮龕墳。——貫休《送人舊夏口》

又如:龕室(寺塔下的小室或龕中的小室)

詞性變化


◎ 龕

龕 kān

動

(1) 容納;盛裝 [contain;hold]

龕,受也。——《方言》。郭璞注:「今雲龕囊依此名」。

(2) 通「戡」。攻克,平定 [quell]

劉龕 南陽。——《法言·重黎》

又如:龕世(平定天下或安定社會);龕亂(平定亂世。同戡亂);龕定(平定,戰勝)

常用詞組


龕巖龕影
【漢典】

龕 國語辭典

龕ㄎㄢkān
名
  1. 供奉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石室或櫥櫃。如:「神龕」、「佛龕」。唐·杜甫〈山寺〉詩:「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朱子語類·卷九○·禮七》:「西壁如今之牆上為龕,太祖居之,東向。」

  2. 置放僧人遺體的棺木。《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

動
  1. 克服、平定。漢·揚雄《法言·重黎》:「劉龕南陽,項救河北。」晉·李軌·注:「龕,取也。」《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組練。」通「戡」。

【漢典】
【亥集下】【龍】 龕·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6

龕 《康熙字典》

【亥集下】【龍】 龕·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6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𠀤音堪。【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揚子·方言】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揚子·法言】劉龕南陽。【註】取也。同戡。

又【玉篇】聲也。【揚子·方言】龕,喊㖪唏聲。

又勝也。【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一曰塔下室。【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

又【杜甫詩】禪龕只晏如。

 

【漢典】
【卷十一】【龍】

龕 《说文解字》

【卷十一】【龍】
《說文解字》

龍皃。从龍合聲。口含切

《說文解字注》

(𪚕) 龍皃。此篆之本義也。叚借爲𢦟亂字。今人用戡堪字,古人多叚𪚕。文選注引尙書孔傳曰:𪚕,勝也。从龍今聲。各本作合聲,篆體亦誤,今依九經字㨾正。古音在七部,侵韵。今音入八部,覃韵。口含切。

【漢典】

龕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Ąn˥ 日语读音 ZUSHI韩语罗马 KAM现代韩语 감

客家话 [海陆腔] kam1 [客英字典] kam1 [台湾四县腔] kam1 [陆丰腔] kam1 [梅县腔] kam1 [客语拼音字汇] kam1 [宝安腔] kam1粤语 ham1

近代音 溪母 監鹹韻 平聲陰 堪小空;中古音 溪母 覃韻 平聲 龕小韻 口含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覃部 ;王力系统:溪母 侵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龕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𪚕」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龕」 說文‧龍部   「龕」 「龛」 「龕」
  「𪚕」 眉壽鐘西周晚期集成40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龛
𪚕
𪚡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戡(kan1)
    2. 刊(kan1)
    3. 堪(kan1)
    4. 栞(kan1)
    5. 勘(kan1)
    6. 看(kan1)
    7. 嵁(kan1)
    8. 龛(kan1)
同部首
    1. 龎
    2. 龖
    3. 龒
    4. 䶬
    5. 龗
    6. 龏
    7. 龘
    8. 龍
    9. 龑
    10. 龍
    11. 龓
    12. 龔
同笔画
    1. 㦬
    2. 䣤
    3. 韀
    4. 鰹
    5. 䕾
    6. 齪
    7. 鑄
    8. 䞊
    9. 驍
    10. 㶚
    11. 欉
    12. 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