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ì

ㄊㄧˋ

部首 髟

部外 6

總筆畫 16

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B32

上下結構

1211154333251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dejx

shlwp

chzm

拼音 tì

注音 ㄊㄧˋ

部首 髟 部外 6總筆劃 16

擴展B 29B32筆順 1211154333251153

𩬲 基本解釋

● 𩬲

tì ㄊㄧˋ


  1. 同「鬄」。假髮。
  2. 頭髮。
【漢典】
【亥集上】【髟】 𩬲·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𩬲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 𩬲·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6

【集韻】同鬄。

【漢典】
【卷九】【髟】

↳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𩬲」字頭,请參考「鬄」字:)
【卷九】【髟】
《說文解字》

髲也。从髟易聲。髢,鬄或从也聲。先彳切。又,大計切

《說文解字注》

(鬄)髲也。庸風。不㞕髢也。箋云。髢、髲也。不絜者不用髲爲善。左傳。衞莊公見己氏之妻髮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按鬄與𩮜義別。音亦有異。从髟。易聲。大計切。古音在十六部。从易爲正。大徐又載先彳切。誤。

(髢)鬄或从也聲。古易聲在十六部。也聲在十七部。合韵冣近。此字今音大計切。於也聲得之。地亦也聲。

【漢典】

𩬲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鬄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䰅
    2. 髿
    3. 鬁
    4. 鬒
    5. 䯸
    6. 䯼
    7. 鬜
    8. 鬆
    9. 髠
    10. 䯷
    11. 髥
    12. 髰
同筆畫
    1. 錟
    2. 謀
    3. 疁
    4. 嬐
    5. 覦
    6. 䑼
    7. 䦡
    8. 儖
    9. 䅽
    10. 輶
    11. 噤
    12. 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