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23

總筆畫 32

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38D

上下結構

251155455444441325111341221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jxxf

actlj

kzge

部首 革 部外 23總筆劃 32

擴展B 2938D筆順 25115545544444132511134122125112

𩎍 基本解釋

● 𩎍


  1. 同「韅」。
【漢典】
【補遺·戌集】【革】 𩎍·康熙筆画:32 ·部外筆画:23

𩎍 《康熙字典》

【補遺·戌集】【革】 𩎍·康熙筆画:32 ·部外筆画:23

【說文】韅本字。

【漢典】
【卷三】【革】

𩎍 《說文解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著掖鞥也。从革顯聲。呼典切

《說文解字注》

(𩎍)箸亦鞥也。亦鉉本作掖。非其物也。鍇作腋。俗字也。今正。亦、人之臂亦也。箸亦鞥、謂箸於馬兩亦之革也。箸亦、謂直者。當膺、謂橫者。鞥當作靼。左傳釋文、正義引皆作皮。作鞥非也。史記禮書鮫韅。徐曰。韅者、當馬腋之革。若釋名云橫經腹下、杜注左云在背曰韅皆異說也。从革。顯聲。呼典切。十四部。按古假顯爲之。檀弓子顯、公子縶也。盧氏植云。古者名字相配。顯當作韅。

【漢典】

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韅」曾80 「𩎍」睡.法179 「韅」說文‧革部 「韅」流沙簡.小學2.4 「𩎍」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險(xian3)
    2. 洗(xian3)
    3. 険(xian3)
    4. 险(xian3)
    5. 幰(xian3)
    6. 㫫(xian3)
    7. 㜷(xian3)
    8. 譣(xian3)
    9. 攇(xian3)
    10. 禒(xian3)
    11. 赻(xian3)
    12. 崄(xian3)
同部首
    1. 鞁
    2. 鞩
    3. 韅
    4. 䪀
    5. 䩼
    6. 靵
    7. 鞅
    8. 鞝
    9. 䩸
    10. 鞯
    11. 韂
    12. 靫
同筆畫
    1. 龖
    2. 灪
    3. 籲
    4. 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