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革

部外 14

總筆畫 23

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9371

左右結構

12212511234435225125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afec

tjbne

eejx

部首 革 部外 14總筆劃 23

擴展B 29371筆順 12212511234435225125154

𩍱 基本解釋

● 𩍱


  1. 同「靷」。
【漢典】
【戌集中】【革】 靷·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靷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𩍱」字頭,请參考「靷」字。)
【戌集中】【革】 靷·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羊晉切,音酳。【說文】引軸也。【集韻】駕牛具。在胷曰靷。【詩·秦風】隂靷鋈續。【傳】所以引也。【釋文】沈云:靷,舊本皆作靳。【左傳·哀二年】我兩靷將絕,吾能止之。【疏】古之駕四馬者,服馬夾轅,其頸負軛,兩驂在旁,挽靷助之。《說文》云靷,引軸也。《僖二十八年》註云在胷曰靷。然則此皮約馬胷而引車軸也。【釋文】靷,以刃切。

又【唐韻】余忍切【集韻】以刃切,𠀤音引。

又【集韻】丈忍切,音紖。義𠀤同。

【漢典】
【】【】

𩍱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籒文靷。
【漢典】

𩍱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𩉼」曾98 「𩍱」說文籀文 「𩉼」睡虎地簡41.179 「𩍱」
「靷」說文‧革部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靷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䪉
    2. 䩼
    3. 䩳
    4. 鞟
    5. 鞦
    6. 䩓
    7. 鞿
    8. 䩻
    9. 韄
    10. 靿
    11. 鞉
    12. 鞪
同筆畫
    1. 顬
    2. 攥
    3. 䯦
    4. 讌
    5. 曮
    6. 靆
    7. 鱦
    8. 䲏
    9. 鱒
    10. 曫
    11. 鷯
    12. 䲕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