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阜

部外 12

總筆畫 15

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F24

左右結構

5212511234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bgjw

nldwo

yfkr

部首 阜 部外 12總筆劃 14

擴展B 28F24筆順 52125112343534

𨼤 基本解釋

● 𨼤


  1. 同「陳」。
【漢典】
【戌集中】【阜】 陳·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𨼤」字頭,请參考「陳」字。)
【戌集中】【阜】 陳·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古文〕𨸬軙敶【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𠀤音塵。【玉篇】列也,布也。【書·咸有一德】乃陳戒于德。【詩·小雅】𨻰饋八簋。

又【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𨻰。【註】下陳,猶後列也。

又【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𨻰,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又久也。【書·盤庚】失于政,𨻰于兹。【傳】今旣失政,而𨻰久於此而不徙。【疏】釋詁云:塵,久也。孫炎曰:𨻰居之久,久則生塵矣。古者𨻰塵同也。故𨻰爲久之義。

又【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𨻰。【註】𨻰謂言其過於外也。

又【廣韻】衆也。

又【爾雅·釋宮】堂途謂之陳。【註】堂下至門徑也。【釋名】言賔主相迎𨻰列之處也。【詩·小雅】彼何人斯,胡逝我𨻰。【註】北當階,其南接門內霤。

又國名。【廣韻】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𨻰,楚滅𨻰爲縣,漢爲淮陽國,隋爲𨻰州。

又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爲氏。

又【玉篇】或作𢽬塵。

又【廣韻】【集韻】𠀤直刃切。同陣。軍伍行列也。詳前陣字註。

又叶都年切,音顚。【易林】秋糧未成,無從至𨻰。水深難涉,使我不前。【黃庭經】火兵符圖備靈關,前昂後𤰞高下𨻰。關音涓。

【漢典】
【卷十四】【𨸏】

↳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𨼤」字頭,请參考「陳」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宛丘,舜後嬀滿之所封。从𨸏从木申聲。𨸬,古文陳。直珍切〖注〗臣鉉等曰:陳者,大昊之虛,畫八卦之所,木德之始,故从木。〖注〗軙、敶,亦古文陳。

《說文解字注》

(陳)宛丘也,韵會有也。舜後嬀滿之所封。毛傳諩曰:陳者,大皞虙戲氏之墟,帝舜之冑。有虞閼父者,爲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嬀滿於陳,都於宛丘之側,是曰陳胡公。按今河南陳州府治是其地。許必言宛丘者,爲其字从𨸏也。毛傳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卽釋丘之宛中曰宛丘也,陳本大皞之虛正字,俗叚爲敶列之敶,陳行而敶廢矣。从𨸏从木。大皞以木德王,故字从木。申聲。直珍切。十二部。

(𨸬)古文陳。按古文从申不从木。

【漢典】

𨼤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邮
    2. 郪
    3. 邶
    4. 邿
    5. 郞
    6. 郀
    7. 陇
    8. 那
    9. 鄮
    10. 郁
    11. 酀
    12. 陥
同筆畫
    1. 㣱
    2. 馝
    3. 蔚
    4. 誜
    5. 䗆
    6. 緢
    7. 銉
    8. 劃
    9. 㿴
    10. 髣
    11. 寡
    12. 瘟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