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金

部外 12

總筆畫 20

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B47

左右結構

3411243133434343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qtwf

chog

pmob

部首 金 部外 12總筆劃 20

擴展B 28B47筆順 34112431334343434121

𨭇 基本解釋

● 𨭇


  1. 同「錘」。
【漢典】
【戌集上】【金】 錘·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錘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𨭇」字頭,请參考「錘」字。)
【戌集上】【金】 錘·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正韻】直追切,𠀤音鬌。【說文】八銖也。【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鍿錘以事人。【註】六兩曰鍿,倍鍿曰錘。◎按此與說文解異。

又【玉篇】稱錘也。【博雅】權謂之錘,其形垂也。【韻會】或作鎚。

又【博雅】重也。【揚子·方言】重也。東齊之閒曰錪,宋魯曰錘。【註】錘,直垂反。

又與垂同。【揚子·太𤣥經】錘以玉鐶。

又人名。【前漢·郊祀志】使黃錘史寬舒受其方。【註】二人皆方士。錘,直垂反。

又縣名。【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錘侯呂通。【索隱註】縣名。屬東萊。

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𠀤音縋。稱錘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以爲稱錘以起量。【釋文】錘,直僞反。劉讀直危反。

又【集韻】竹恚切,音諈。義同。一曰側意。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瑞切,音惴。鍛器。【莊子·大宗師】在爐錘之閒耳。【註】爐,烹物之具。錘,成物之具。

又【集韻】【正韻】𠀤主蘂切,音捶。

又【韻會】息委切,音髓。義𠀤同。

【漢典】
【卷十四】【金】

↳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𨭇」字頭,请參考「錘」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八銖也。从金垂聲。直垂切

《說文解字注》

(錘)八銖也。爲黍八百。諸家說異見上。後人謂稱之權爲錘。漢志所謂以輕重爲宜,圜而環之,今之肉倍好者也。古字衹當作𡍮,謂有物𡍮之而使平。从金𡍮聲。直𡍮切。古音在十七部。

【漢典】

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錘」睡.秦130 「錘」說文‧金部 「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鑱
    2. 鈮
    3. 鉅
    4. 鐉
    5. 䥟
    6. 鑸
    7. 鑈
    8. 釫
    9. 鑯
    10. 鋭
    11. 鋴
    12. 銣
同筆畫
    1. 䌩
    2. 櫪
    3. 聻
    4. 䵖
    5. 饏
    6. 鶗
    7. 黤
    8. 镳
    9. 酅
    10. 瀷
    11. 驊
    12. 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