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金

部外 12

總筆畫 20

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B11

左上包圍結構

13312343123434112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dttq

mhdc

ggmp

部首 金 部外 12總筆劃 20

擴展B 28B11筆順 13312343123434112431

𨬑 基本解釋

● 𨬑


  1. 同「鬲」。
【漢典】
【戌集上】【金】 𨬑·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𨬑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𨬑·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集韻】同鎘。

【漢典】
【卷三】【鬲】

↳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𨬑」字頭,请參考「鬲」字:)
【卷三】【鬲】
《說文解字》

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从鬲。䰛,鬲或从瓦。㽁,漢令鬲从瓦厤聲。郎激切

《說文解字注》

(鬲)鼎屬也。釋器曰:鼎款足者謂之鬲。實五觳。考工記:陶人爲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𣁬二𦫵曰觳。大鄭云:觳受三豆。後鄭云:觳受𣁬二𦫵。按瓬人職云:豆實三而成觳。大鄭本之。今俗本譌爲觳受三𣁬,誤甚。許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無此義也。魏三體石經以鬲爲大詰嗣無疆大歷服之歷,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記圖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腳,漢郊祀志則云鼎空足曰鬲,釋款爲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屬皆从鬲。

(䰛)鬲或从瓦。楚世家:楚武公曰:居三代之傳器,登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小司馬曰:翮亦作䰛,同音歷。三翮六翼謂九鼎,空足曰翮,翼卽耳,事見爾雅。按翮者䰛之假借字,翼者釴之假借。九鼎,款足者三,附耳於外者六也。爾雅曰:鼎,款足謂之鬲,附耳外謂之釴。

(㽁)漢令鬲,从瓦厤聲。謂載於令甲令乙之鬲字也。樂浪挈令織作𥿮。

【漢典】

𨬑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鬲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銎
    2. 釜
    3. 鍌
    4. 錱
    5. 鐾
    6. 鋈
    7. 錖
    8. 鑋
    9. 䥒
    10. 䥐
    11. 鉴
    12. 鐢
同筆畫
    1. 櫷
    2. 骧
    3. 鐍
    4. 璺
    5. 曧
    6. 爏
    7. 㶓
    8. 鰃
    9. 䱲
    10. 㦨
    11. 孾
    12. 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