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ì

ㄅㄧˋ

部首 辛

部外 10

總筆畫 17

辟 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428

上下結構

51325141431121132

五筆

倉頡

鄭碼

nkuj

sjtt

xmbn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辛 部外 10總筆劃 17

擴展B 28428筆順 51325141431121132

𨐨 基本解釋

● 𨐨

bì ㄅㄧˋ


  1. 同「辟」。法。《説文•辟部》:「𨐨,治也。」按:段玉裁改 作「法也」,并注云:「各本作『治也』,今依《尚書》、《釋文》正。」《集韻•㫺韻》:「辟,《説文》:』法也。从卩,从辛。』卩,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古作𨐨。」
【漢典】
【酉集下】【辛】 𨐨·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𨐨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辛】 𨐨·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𠀤必益切,音璧。治也。與䢃同。

【漢典】
【卷九】【辟】

𨐨 《說文解字》

【卷九】【辟】
《說文解字》

治也。从辟从井。《周書》曰:“我之不𨐨。”必益切

《說文解字注》

(𨐨)法也。各本作治也。今依尙書釋文正。金縢云:我之弗辟。某氏云:治也。馬鄭音避。謂避居東都,說文作𨐨,云必亦反。法也。从辟井。㓝字下引易曰:井者,法也。辟亦聲。必益切。十六部。周書曰:我之不𨐨。許所據壁中古文也。葢孔安國以今字讀之,乃易爲辟字。馬鄭所注者,從孔讀,不今尙書作弗。

【漢典】

𨐨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𨐨」說文‧辟部 「𨐨」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辟
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髲(bi4)
    2. 畢(bi4)
    3. 躄(bi4)
    4. 鷩(bi4)
    5. 駜(bi4)
    6. 旇(bi4)
    7. 箆(bi4)
    8. 幤(bi4)
    9. 肶(bi4)
    10. 䟤(bi4)
    11. 䬛(bi4)
    12. 鼊(bi4)
同部首
    1. 辜
    2. 辮
    3. 辢
    4. 辞
    5. 辬
    6. 辛
    7. 辠
    8. 辟
    9. 辨
    10. 辝
    11. 辦
    12. 辫
同筆畫
    1. 虨
    2. 䃥
    3. 檌
    4. 䉇
    5. 鹩
    6. 㵵
    7. 勴
    8. 擤
    9. 檚
    10. 鬀
    11. 薹
    12. 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