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豆

部外 8

總筆畫 15

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BEE

上下結構

111211121251431

五筆

倉頡

鄭碼

dhdu

qjmrt

ciju

部首 豆 部外 8總筆劃 15

擴展B 27BEE筆順 111211121251431

𧯮 基本解釋

● 𧯮


  1. 同「丰」。
【漢典】
【酉集中】【豆】 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𧯮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豆】 𧯮·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說文】古文豐字。註詳十一畫。

【漢典】
【卷五】【豐】

↳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𧯮」字頭,请參考「豐」字:)
【卷五】【豐】
《說文解字》

豆之豐滿者也。从豆,象形。一曰《鄉飲酒》有豐侯者。凡豐之屬皆从豐。𧯮,古文豐。敷戎切

《說文解字注》

(豐)豆之豐滿也。謂豆之大者也。引伸之,凡大皆曰豐。方言曰:豐大也。凡物之大皃曰豐。又曰:朦尨豐也。豐其通語也。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几大人謂之豐。燕記豐人杼首。燕趙之閒言圍大謂之豐。許云豆之豐滿者,以其引伸之義明其本義也。周頌豐年傳曰:豐,大也。然則豐年亦此字引伸之義,而賈氏儀禮疏不得其解。从豆,象形。𠁳象豆大也。此與豐上象形同耳。戴侗云:唐本曰从豆,从山,聲。蜀本曰丰聲。山取其高大。按生部云:丰,艸盛丰丰也。與豐音義皆同。大射儀注曰:豐,其爲字从豆𠁳聲。近似豆,大而𤰞矣。似鄭時有𠁳字,但鄭注轉寫至今亦多譌誤。𠁳聲之聲或是賸字。儀徵阮氏元說字瓦云:豐字當是𫵮聲而山象形。豐字當是聲而凵象形。一从艸盛之𡴀,一从艸蔡之丯也。玉裁按:竝𡴀、竝丯,說文無字。如朁鬵字从兓聲,蒜字从祘聲,飆䯂字从猋聲驫聲,𣹳𣻣字从沝,皆非無字者也。則唐本、蜀本未可遽信。𢾭戎切。九部。一曰鄉飮酒有豐矦者。此別一義。鄉當作禮,與觚下、觶下之誤同。禮飮酒有豐矦,謂鄉射、燕、大射、公食大夫之豐也。鄭言其形云似豆卑而大,說者以爲若井鹿盧,言其用於鄉射,云所以承爵也。於大射,云以承尊也。公食大夫之豐亦當是承爵,燕禮之豐亦當是承尊,皆各就其篇之文釋之。禮但云豐,許云豐矦者,葢漢時說禮家之語。漢律曆志王命作策豐㓝。竹書紀年:成王十九年黜豐矦。阮諶曰:豐,國名也。坐酒亡國。崔駰酒箴曰:豐矦沈湎,荷罌負缶,自戮於世,圖形戒後。李尤豐矦銘曰:豐矦荒謬,醉亂迷迭,乃象其形,爲禮戒式,後世傳之。固無正說,三君皆後漢人,諶撰三禮圖者,漢人傅會禮經有豐矦之說,李尤以爲無正說。鄭不之用,許則襲禮家說也。凡豐之屬皆从豐。

(𣍈)古文豐。

【漢典】

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豐」京都870B合8262 「豐」豐作從彝簋西周中期集成3387 「豐」包2.21 「豐」說文古文 「豐」蒼頡篇5 「𧯮」
「豐」菁5.1合137 「豐」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 「豐」說文‧豐部 「豐」熹.易.豐
「豐」簠典40合17513 「豐」淮源廟碑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豈
    2. 䝂
    3. 䜸
    4. 䜻
    5. 䜿
    6. 豌
    7. 豇
    8. 䝀
    9. 豓
    10. 豔
    11. 豏
    12. 䝄
同筆畫
    1. 㻰
    2. 髮
    3. 磐
    4. 㗶
    5. 鋡
    6. 䊙
    7. 癊
    8. 稷
    9. 稴
    10. 㙬
    11. 篍
    12. 牗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