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見

部外 8

總筆畫 15

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84E

左右結構

32151135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vqhq

hubuu

nbrl

部首 見 部外 8總筆劃 15

擴展B 2784E筆順 321511352511135

𧡎 基本解釋

● 𧡎


  1. 同「睨」。
【漢典】
【酉集上】【見】 𧡎·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𧡎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 𧡎·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唐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𠀤音詣。【說文】旁視也。【正字通】與睨同。

【漢典】
【卷八】【見】

𧡎 《說文解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㫄視也。从見兒聲。五計切

《說文解字注》

(𧡎)旁視也。目部曰。睨、衺視也。二字音義皆同。从見。兒聲。五計切。十六部。

【漢典】

𧡎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𧡎」說文‧見部 「𧡎」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睨(ni4)
    2. 䀑(ni4)
    3. 㠜(ni4)
    4. 㦐(ni4)
    5. 惄(ni4)
    6. 抐(ni4)
    7. 嫟(ni4)
    8. 堄(ni4)
    9. 䘽(ni4)
    10. 愵(ni4)
    11. 匿(ni4)
    12. 腻(ni4)
同部首
    1. 覫
    2. 䚎
    3. 覗
    4. 覤
    5. 䚔
    6. 覌
    7. 䙿
    8. 䙻
    9. 覭
    10. 䚇
    11. 覮
    12. 覻
同筆畫
    1. 餔
    2. 頪
    3. 㙬
    4. 䮃
    5. 槣
    6. 慹
    7. 羭
    8. 噀
    9. 骼
    10. 䊖
    11. 㵜
    12. 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