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ěi

ㄅㄟˇ

部首 虫

部外 5

總筆畫 11

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265

上下結構

21135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uxju

lplmi

tiri

拼音 běi

注音 ㄅㄟˇ

部首 虫 部外 5總筆劃 11

擴展B 27265筆順 21135251214

𧉥 基本解釋

● 𧉥

běi ㄅㄟˇ


  1. 一種蟲,像蟹,四足。
【漢典】
【申集中】【虫】 𧉥·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𧉥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𧉥·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博墨切,音北。蟲似蟹而四足。

又【集韻】古北字。註見匕部三畫。

【漢典】
【卷八】【北】

↳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𧉥」字頭,请參考「北」字:)
【卷八】【北】
《說文解字》

𦮃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从北。博墨切

《說文解字注》

(北)𦮃也。乖者,戾也。此於其形得其義也。軍奔曰北。其引伸之義也。謂背而走也。韋昭注國語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伸之爲北方。尙書大傳、白虎通,漢律曆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陽氣在下,萬物伏藏,亦乖之義也。从二人相背。博墨切。一部。凡北之屬皆从北。

【漢典】

𧉥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蝘
    2. 蜦
    3. 䗃
    4. 蝽
    5. 蛁
    6. 蝚
    7. 蝾
    8. 蛖
    9. 蝒
    10. 䗵
    11. 蟗
    12. 蠼
同筆畫
    1. 婚
    2. 䑧
    3. 紺
    4. 烳
    5. 淗
    6. 渓
    7. 酜
    8. 崆
    9. 䓦
    10. 喏
    11. 細
    12. 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