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kuì

ㄎㄨㄟˋ

部首 虍

部外 12

總筆畫 18

粗 𧇈 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1FF

左右結構

215315135333425111

五筆

倉頡

鄭碼

haeg

yobm

ihgl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ㄟˋ

部首 虍 部外 12總筆劃 18

擴展B 271FF筆順 215315135333425111

𧇿 基本解釋

● 𧇿

kuì ㄎㄨㄟˋ


  1. 姑且往。
  2. 粗。
【漢典】
【申集中】【虍】 𧇿·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𧇿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𧇿·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集韻】坐五切,音蔖。同粗,讀上聲。【說文】疎也。

又才布切,音祚。且往也。 【字彙補】作𧇣,又譌作𧇈。

【漢典】
【卷十四】【且】

𧇿 《說文解字》

【卷十四】【且】
《說文解字》

且往也。从且豦聲。昨誤切〖注〗《字彙補》作𧇣。又譌作𧇈。文三 

《說文解字注》

(𧇿)且往也。且往、言姑且往也。匆遽之意。从且。此不用且之本義。如??不用豆之本義。豦聲。昨誤切。五部。篇、韵字體皆不同。

【漢典】

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𧇿」說文‧且部 「𧇿」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粗
𧇈
𧇣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䖕
    2. 䖋
    3. 䖖
    4. 䖑
    5. 虒
    6. 虥
    7. 虝
    8. 虞
    9. 䖗
    10. 虔
    11. 虍
    12. 虏
同筆畫
    1. 檮
    2. 鞨
    3. 䭑
    4. 爗
    5. 雛
    6. 鯆
    7. 鎉
    8. 蠆
    9. 髄
    10. 謱
    11. 顏
    12. 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