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艸

部外 12

總筆畫 16

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EE0

上中下結構

121212511121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FFGF

tmmt

eace

部首 艸 部外 11總筆劃 14

擴展B 26EE0筆順 1212125111211312

𦻠 基本解釋

● 𦻠


  1. 籀文「菫」。
【漢典】
【申集上】【艸】 菫·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𦻠」字頭,请參考「菫」字。)
【申集上】【艸】 菫·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古文〕䒺𦻍𦸧𦻋𦸨【唐韻】【集韻】𠀤居隱切,音謹。【詩·大雅】菫荼如飴。【傳】菫,菜也。【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註】冬用菫,夏用荁。【爾雅·釋草】苦菫。【註】今菫葵也。

又【集韻】渠吝切,音覲。【類篇】藥名,烏頭也。【爾雅·釋草】芨菫草。【註】卽烏頭也,江東呼爲菫。【莊子·徐無鬼】藥也,其實菫也。

又【淮南子·說林訓】蝮蛇螫人,傅以和菫,卽愈。【註】和菫,毒藥。

又赤菫,山名。【越絕書】赤菫之山,破而出錫。○按菫字有三音,上、去二音从艸,入艸部,其平聲音芹,《說文》訓黏土从革,省从土。另詳土部。《說文》堇,黏土。菫俗作堇。

【漢典】

𦻠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荓
    2. 䔮
    3. 菊
    4. 茈
    5. 葿
    6. 萆
    7. 荵
    8. 䖃
    9. 莰
    10. 茯
    11. 茓
    12. 菣
同筆畫
    1. 漙
    2. 徶
    3. 嘤
    4. 䑱
    5. 蝕
    6. 厬
    7. 鼑
    8. 箅
    9. 槡
    10. 蔵
    11. 䬹
    12. 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