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ǎn

ㄊㄢˇ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4

菼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D79

上下結構

12124334433422

五筆

倉頡

鄭碼

aooj

tffn

euuk

拼音 tǎn

注音 ㄊㄢˇ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擴展B 26D79筆順 12124334433422

𦵹 基本解釋

●𦵹

tǎn ㄊㄢˇ


  1. 同「菼」。《説文•艸部》:「𦵹,雚之初生。一曰薍,一曰鵻。从艸,剡聲。菼,𦵹或从炎。」
【漢典】
【申集上】【艸】 𦵹·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𦵹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𦵹·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集韻】與菼同。

【漢典】
【卷一】【艸】

𦵹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雚之初生。一曰薍。一曰鵻。从艸剡聲。菼,𦵹或從炎。土敢切

《說文解字注》

(𦵹)雚之之初生,一曰薍,一曰騅。騅各本作鵻,今依爾雅。兩一曰,謂𦵹之一名也。釋言云:菼,騅也。菼,薍也。王風傳云:菼,鵻也,蘆之初生者也。箋云:菼,薍也。按毛釋爲鵻,恐其與蓷無別也。故又申之曰,蘆之初生者也。菼別於蘆,析言之也。統言之則菼亦偁蘆。鄭恐𦼉葦無別也,故又申之曰薍也。𦵹與騅皆言其靑色,薍言其形,細莖稹密。許云𦼉之初生,亦以正毛也。从艸剡聲。土敢切。八部。

(菼)𦵹或从炎。經典皆作此字。

【漢典】

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𦵹」說文‧艸部 「𦵹」
「菼」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異體字
菼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㲭(tan3)
    2. 㫜(tan3)
    3. 䆱(tan3)
    4. 㲜(tan3)
    5. 䞡(tan3)
    6. 鉭(tan3)
    7. 毯(tan3)
    8. 菼(tan3)
    9. 暺(tan3)
    10. 㷋(tan3)
    11. 璮(tan3)
    12. 緂(tan3)
同部首
    1. 芎
    2. 䕼
    3. 莃
    4. 荅
    5. 艹
    6. 苶
    7. 葞
    8. 萖
    9. 芳
    10. 萦
    11. 䔈
    12. 蓩
同筆畫
    1. 裘
    2. 滤
    3. 詭
    4. 雼
    5. 滙
    6. 瑰
    7. 痯
    8. 馳
    9. 䁆
    10. 鄤
    11. 嵮
    12. 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